回么?像是黑色幽默的段子,更像朱家天下的宿命——始于此,止于此也。想有为,如太
祖,留下了一套“祖制“;想有为,如崇祯帝,最后丧国。奇怪的是,国,为何未丧在不理
朝政的万历手上?反倒丢在朱由检的手里?我隐约觉得,这个问题是理解晚明命运的节点,
而书中语焉不详。你大概已猜到我的疑问,这是有意为之,还是可以理解的疏忽?
李:或许两个原因都有。
自从乾隆皇帝说出明王朝不是亡在崇祯皇帝,而是亡在万历之手这一段
有名的评论之后,后世大体上认同。事实上,像大明王朝这样一个巨系统,其崩溃是要有
一个过程的。或者说,凭着巨大的惯性,这个庞大的实体会滑行好长一段距离后,才会解
体。而且,这一解体是在多重因素交织的作用下才能实现。
翻一翻我国历史,大凡大一统帝国崩溃之前,都会有长达三五十年的破
坏性能量积累期。届时,上下离心离德,贪官污吏遍地横行,法纪道德荡然无存,人民痛
苦不堪,衣冠禽兽们则兴高采烈地奔走于庙堂之上。这时,只有在这时,秩序外的力量才
会像电脑病毒一样大量繁殖,等到它们的破坏性能量达到足够大并相对顺利地突破了“防
火墙“时,崩溃便轰然而至。
我体会,所谓大明王朝亡在万历手上,指的是万历时期加剧了这种破坏
性能量的积累,几乎达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而足以摧毁这个王朝的其他因素还没有完全
形成。用一句文绉绉的话说,就是万历皇帝为帝国的崩溃准备好了必要条件,而摧毁这个
帝国的充分条件还不具备。比如:按照人们的习惯说法,到万历死前一年,满清和大明之
间的战略态势才真正变得很难扭转,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当时的“萨尔浒之战“。而与此配合
起来要了帝国老命的张献忠、李自成们,还要再过七八年才开始折腾事儿。然后,还有并
非不重要的大面积自然灾害的发生。
对于乾隆皇帝这个说法的潜台词,我一直深怀疑虑。原因是,我始终认
为,在帝国历史上,一切跌宕起伏下面,最强有力的那根杠杠是皇帝的素质与能力。这个
因素甚至可以左右历史的进程。在政治上,这才是我们民族真正的不幸。这方面的例子很
多,如我国历史上一再出现的所谓“中兴“现象——
——汉武帝后期,这位在历史学家和文人口中雄才大略的皇帝,把国家
折腾得国敝民穷、“盗贼蜂起“,社会极度动荡。紧接着下来,就实现了“昭宣中兴“,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