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琐的“专家“们吗?从过去到今天,有许多对此的形容性专有名词,我想不必再提了吧。
说得好听一点,为普通读者写作,就是为自己的良心写作;我在第二本
书的后记中说:愿我的工作能够救赎自己的灵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过去,士大夫喜欢
说一句话,叫做事“各秉天良“,也是这个意思吧。
说得不好听一点,这是一个市场经济时代。学位、学衔、学术经费、学
术基金、专业传媒、专家的名声、地位、福利、待遇、住房、奖金都在“专业人士们“手
中掌握着,他们唯独失去了普通读者,唯独垄断不了市场。普通读者凭借自己的心灵,在
市场上投票。对此,我充满敬畏与欣慰。幸亏如此!从我收到的那些读者来信中,我对此
颇有信心。您认为我需要言不由衷吗?
刘:我喜欢你常用“扼腕叹息“这个词,甚至喜欢你行文中无法抑制的
激情和忧患意识。我有时候甚至想建议你,即使有人批评这一点,也别改,就这样。但每
当我读温功义时,就觉得历史写作创作者的态度就该是这个样子,不温不火,绵里藏针,
写得让读者去“扼腕叹息“,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可再回头读你的,每当将要扼
腕的时候,你的情绪也上来了,还是有一种过瘾的感觉:“你看,作者跟我一样的感受啊。“
李:我其实挺想学习那种不动声色的深刻与犀利,在一个点上深挖下去。
可惜学不到。《北京晚报》有一位记者和我只谈了一次话,就看出这一点来了,写了一篇叫
“李亚平:感情是隐藏不住的“文章。就是它了,爱谁谁。
二、对明朝皇权专制的新认识
刘:我个人的体会是,这本书的叙事较“大宋“有突破,阅读时总想着
一个词:“王朝性格“,或叫作“朱元璋现象“。比如《剑桥中国明代史》写道:明王朝27
7年的统治特点,“主要渊源于这位奇异而强有力的人物的个人性格特征。“不知你构思、
写作时,是否属意这一点。或者,以你的观察和体会,怎样看待“朱元璋的性格特点深深
影响了明代统治者的治理思想与行为“这一说法?
李:你这个问题真的很厉害。假如不是对两百七十几年的明王朝历史有
一个透彻了解,甚至,假如没有对朱元璋之后六百多年历史的了解的话,断然提不出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