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俱来的化工责任“化工”一词曾是社会的阴影。过去世界各国的化学工业多偏重经济利益而忽略安全与环保,由此导致化学灾难不断发生,社会各界怨声载道,以至到了“谈化色变”的地步。
随着石油与化工产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化学品制造商纷纷寻求解决良策,国际化工界逐步形成并推行一种“责任关怀”的理念。责任关怀理念是指全球化工企业自发地在健康、安全和环保(Health、Safety、Environment,缩写为HSE)方面采取行动,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重视相关方的人身健康、安全及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零排放、零事故、零伤亡、零财产损失的目标。化工是传化发展的源头,安全环保责任也是传化与生俱来的责任。不过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工产业的发展,化工产业的发展又建立在化工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获得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必须持续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多方共赢的局面。
传化的社会责任感理念表现为三个层面的责任: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以及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是指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能给社会造成负担,对化工企业而言就是不能污染环境;“对企业负责”是指在对社会负责的前提下,达成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家庭负责”就是要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传化的社会责任感理念是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统一。在这样的责任感驱使下,传化化学(浙江传化化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传化化学)在环保、安全方面创造了许多创新思想、办法和举措,走在行业前列,成为榜样。
环保责任:与社会同步的自主意识
“机构本身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诚如德鲁克所言,企业在社会中绝不是孤立地存在,它会和周围的世界发生联系,它的行为也可能给社会带来正面或负面影响。既然如此,企业就有责任贡献力量推动社会朝美好的方向发展。
徐冠巨从不曾逃避环保问题,他选择积极地面对和解决。他曾表示:“我们发展化工,出身没得选择,但是后天我们可以选择,所以在环保和安全上面,我们是毫不含糊的,这也是履行社会责任。”创业早期,徐传化曾提出过办印染厂,但父子讨论后一致认为,印染企业污染太重,加之很多印染企业又是传化的下游客户,不能抢客户的生意,所以放弃了这一想法。20世纪90年代末,在考虑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时候,徐冠巨也曾想过做染料厂、做医药中间体,最后都因为污染太重而决定放弃。
徐冠巨说:“我们一直专注于专用化学品领域,一方面源于我们决定走专业化道路,另一方面源于传化的社会责任感理念决定了我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徐冠巨很早就具备环保责任意识,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企业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同步,企业家需要积极引导企业向更环保的方向前行。
1978年,**中央批转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指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这标志着我国环保事业步入了改革创新的新时期。不过当时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草莽阶段,人们谋求发展的**刚刚从禁锢中解放出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充斥着各行各业。不惜一切追求经济发展是主流意识,企业环保意识较弱。直到2003年底,人们才开始意识到GDP并不是衡量经济福利状况的完美指标,对美好生活做出贡献的某些东西并没有包括在GDP之中。至此,公共卫生、环保、资源利用等问题才浮出水面。
2005年1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等13个省市的30个严重污染的违法开工项目停建,并表示要从严掌控环境准入,严肃环保法律法规,彻底遏制无序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自此,国家开始对有违环保的企业进行大批量、强制性关停整改,环境治理行动一年比一年严格。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引入“绿色GDP”概念,明确要求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这是中国首次把节能降耗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2017年,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定义为“千年大计”;2018年,被誉为“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版出台。
在传化,环保是一种自主意识,符合传化的企业文化,也符合国际、国内行业趋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徐冠巨就曾出于环保考虑关停了传化华洋一个盈利非常好的塑料生产车间,导致当年产品销售额直接损失上亿元。当时,国内社会环保意识较弱,政策上强制性关停力度也不如现在这么大,企业往往把追逐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有企业家像徐冠巨这般考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徐冠巨说:“传化事业起源于化工,从最早期的液体皂产品,发展成为功能化学品、农用化学品、新材料等业务集群,我们持续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为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服务。”1998年,传化华洋初建时,在生产还不能盈利的情况下,徐冠巨就投入资金上马了污水处理项目。后来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产品结构不断调整,环保系统也进行了转型升级。2002年,当时的传化股份设立了专管环保安全的部门,并配备了环保专管员,进一步加大对环保工作的管理力度。一位员工回忆说:“我们在很早之前就在监管,制定专门的内部审查制度。内部查得比外面严,如果抓到谁不过关,就要严惩。”2001年到2003年期间,传化华洋先后改造或扩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项目:污水处理、废气回收、固废焚烧、工艺改进等。
在2003年的一次会议上,徐冠巨曾明确表示传化发展环保经济的态度: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否则数字的背后都是血的代价。
2004年初,传化华洋梳理自身环保管理体系,出台了《焚烧岗位规程》《环保岗位责任制》《污水处理操作流程》等制度文件,建立健全环保管理网络,明确提出总经理负责的层层责任制。同年,传化集团通过了ISO 9001:2000、ISO 14001:1996、OHASAS 18001:2001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
“我们跟他接触了20多年,他天天开会讲安全环保,从内心深处上讲,他这个人还是比较实在的,20年前就不断地强调安全环保。”一位传化资深员工讲道,“传化把安全环保作为第一条红线,从某种角度来讲,也不能说是超前,而是具有真正的社会责任感。”
经济责任:效益与环境的有机统一
经济责任是企业与生俱来的责任。无法获得经济效益,企业就无法生存。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以粗放型模式发展起来,为了获得短期效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此后,受传统思维模式和组织惯性的影响,多数企业一直延续着这种落后的生产模式。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关税下降、非关税壁垒逐步削减,不少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在技术、绿色生态、价格等方面给国内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与此同时,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开始对一些污染企业坚决实行“关、转、停”,环保责任问题再次摆在了企业的面前。
粗放型生产模式的支持者认为,企业承担环保责任与获取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他们总是把重点放在如何逃避政府的污染管控上。徐冠巨则认为,环保不应该成为外界施加给企业的要求,而应该成为企业自主的追求。通过理解学习循环经济模式,企业完全有可能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形成两者有机统一的绿色经济形态。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nh E.Boulding)曾经做过一个比喻,说地球好比宇宙中一个孤立无援的系统,与太空中的飞船一样,两者的共同特征都是不断消耗其内部的有限资源,一旦资源殆尽,就会毁灭。为了生存,飞船必须不断重复利用自身的有限资源,才能延长运转寿命。
实际上,遵循绿色环保是一条共享多赢的道路。在传化的理念里,绿色经济必须体现基本的经济效益,这样的绿色经济才是可持续的绿色经济。也就是说,企业既要创造经济效益,也要考虑自然系统是否能接受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若要两者兼顾,创新必不可少。“人们总是误以为绿色环保产品会让使用者付出巨额的成本,”现任传化化学集团总裁周家海表示,“这不符合创新的理念,真正创新的产品首先是具有好品质、好性能,同时也要有成本优势。”
徐冠巨认为,传化要用系统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创新思考,努力寻找兼顾经济与环保责任的有效路径。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企业特别设置了安全环保部门作为组织保障,积极研究环保对策,将环保投入作为企业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实现高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