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徐冠巨:勇立潮头最新章节列表

拓荒从37层高的传化大厦往外看,一眼便能看到宽阔的钱塘江。步行10分钟,就可以抵达江边,隔江望去是新月一般的杭州大剧院和像太阳一样闪耀着金色光芒的国际会议中心。这幅“日月同辉”的画面,寓意着杭州的过去和未来。

北宋时期,诗人柳永用“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来描写古钱塘杭州城的繁华,并用“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来形容钱塘江潮的汹涌浩大。然而,数百年前的江边并无任何繁华迹象,只有大片滩涂。作为浙江百姓的母亲河,钱塘江孕育了无数生命,可它也摧毁了生命。尤其在台风降临的时候,潮位升高,潮速加快,会形成极具破坏力的风暴潮,给周边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狂放不羁的钱塘江潮年年不断,吞天沃日的潮水冲垮房屋和田舍。由于涌上来的是咸水,土壤被浸泡后,需要四五年时间的休整才能继续耕种。因此,当地流传着“火烧一半,坍江全完”的谚语。

尽管钱塘江两岸的百姓曾因坍江流离失所,但他们对这片土地从未丧失希望。人们一次次重建家园,丝毫不为灾难带来的破坏灰心丧气。他们越挫越勇,不断开拓,又自发地进行围垦,周而复始地与钱塘潮顽强斗争,形成了顽强不屈的拓荒精神。

徐冠巨的家乡杭州萧山是地处钱塘江下游的冲积平原。萧山北部的土地主要以钱塘江潮挟带的泥沙冲积而成,土质贫瘠。突如其来的潮水肆虐,使人们时常处于警惕状态,在这样艰苦的生存环境中,萧山人秉持开拓进取的信念,不断想办法突破限制,战胜自然的束缚。尔后,这种开拓进取精神便演化为创业精神,推动一代代创业者在锐意革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多年前,徐家祖上从绍兴迁移到萧山,他们成了沙地的一分子,也继承了钱江百姓开拓进取的品质。徐冠巨的父母在宁围镇宁新村安家,白天垦荒耕种,晚上去江边打捞“浪头草”用作烧柴,夫妻二人同心,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徐冠巨自小成长在这片土地上,养成了鲜明的沙地精神——进取、勇于担当、自信、务实与自强,而这正是创业的重要品质。

向沙地讨生活

1965年秋天,政府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萧山围垦”行动,此次行动一直持续到1966年春天。在政府号召下,当地百姓不惧艰苦、踊跃参与。时节选在冬季(以初冬为主),这个时期雨水少、潮汛小、潮位低,而且劳动力比较容易调动。不过,冬日严寒刺骨,对筑堤者是极大的考验。

围垦需要大量的石料,而开采矿石又极其危险。山间爆破最容易出人命,许多宕工在采石的时候死于爆破。运石时每个山宕都有船队,船队工人负责将开采的石料运送到垦区。他们不仅在船上饱受日晒雨淋之苦,到了垦区还要帮忙搬运沉重的石料。垦区内需要大量壮劳力来推羊角车,把石料运送至各个工地。工程浩大而艰辛,但萧山百姓毅然加入,在山宕、船队和垦区间劳作,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冬季的萧山,气温极低,早晚尤甚,地面上常常会结出一层薄冰。工人们凌晨起床,赤脚穿着草鞋,踏着薄冰从住处走到工地,一路踩去,咔嚓作响。到了工地,大家立刻埋头苦干,挑起装着湿泥的土簸箕,一步一步踏向前。湿泥很重,每个人都被压得矮了一截,但没人喊累,因为他们知道,未来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

那时,徐传化30岁,在垦区承担推送羊角车的工作,每天运送3~4吨的石料行走于各个工地。如果说围垦是沙地文明的一抹缩影,那么徐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徐冠巨眼里,父亲这一辈是最操劳、最辛苦的。萧山今日的繁荣富庶,离不开父辈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在萧山人民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沙地人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极大的集体凝聚力,一鼓作气创造了“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萧山围垦是一场浩大而有意义的活动,它不仅扩大了萧山的土地面积,更造就了“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之后,这一精神在演化中派生出了“四千精神”“四抢精神”“四敢精神”。其核心是敢想、敢做、敢拼、敢喝“头口水”。这也是像徐冠巨这样的萧山人在改革开放中能不断创造第一,跑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