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型文艺晚会的某个舞蹈类节目中,我们总是能够记住那个领舞的人。是因为她长得漂亮吗?不一定,只不过是别人的衣服颜色都相同,而她的却是独一无二的,非常醒目。
在一篇黑色的字母中,跳出几个红色字母,我们记住红色字母的概率要比黑色字母大得多。
学生时代,为了能够让学生便于识记、理解,老师总是把重点、难点以及需要学生重视之处“隔离”或特别处理,在板书中加圈、画线或者用不同的色彩呈现。
理解了这个重要的心理学效应,就有助于你洞悉我们的社会行为,因为我们通常都很自然地希望被自己的朋友、同事或其他人记住。尤其是在职场上,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希望自己能被领导注意到。
那么,该怎么做呢?最好的方法是——在聚会的时候坐在角落里。换句话说,在一个房间内,如果你希望别人高估你的价值,期望获得高于对手的优势地位,你可以选择待在房间的角落而不是中央。
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根据雷斯托夫效应,在参加聚会时,你不是坐在房间中央,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比起那些在房屋中央晃来晃去、不停地忙着招呼这个或那个领导的同事,你会显得孤立,也很特别。这就好比那些黑色字母中的红色字母,总是那么醒目,让人感觉与众不同而记忆深刻。
也许你会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职员,工作位置通常都是相关人士安排的,哪能我自己选择。”话虽不错,但是你想想看,除了上班之外,别的时候,诸如公司的例行会议,特别会议或各种各样的聚会等,领导是不会规定职员的座次的。在这些时候,你不就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座位了吗?
因此,假如有一天,你的公司举行宴会,在大厅中央的餐桌上放着食品,你千万不要坐在房间的中央,或者是在餐桌的四周晃来晃去。最明智的做法是拿着食物,找一个让你感到舒适、安静的角落静静地待着。
你不用担心这个角落会让你默默无闻,也不用担心你的领导会因此看不到你。事实上,你会看到,那些平素不怎么注意你的领导已经开始关注你了。
此外,利用雷斯托夫效应吸引领导的关注,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巧妙利用客户之口,传达你的优秀。
在领导面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如何向领导表达自己的优秀,于是就有很多人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对领导大谈特谈自己在工作中如何努力,取得了如何的成绩等等。效果如何呢?自然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让领导感觉你是个自吹自擂、浮躁的人。可通过客户之口传达自己的优秀就不同了,从客户嘴里说出来的话,公司领导一般都是相当重视的。而且,这种方式也更能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让领导记忆深刻。
【猎鹿效应:合作才能双赢】
混迹职场多年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我们会感到所有的人都对自己很好,大家一团和气,然而时间久了就会发现,看似平静的办公室里却暗波汹涌,大家各自心里都在较着劲,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将其他人看成是自己的“对手”。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看看到底谁才是赢家。
特定的环境中,很容易形成一种对立的关系。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用竞争来获取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其实非常危险。一旦陷入这种局限,就很难找到自我发展和突破的出口。每个人拥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欠缺的地方。对峙的双方能够打破僵局,放下身段,采取合作的姿态,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这里面包含着博弈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效应——猎鹿效应。
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阐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村庄中住着两个猎人,他们都靠上山打猎维持生计。山上的主要猎物是鹿和兔子。照常规来说,他们每天单独行动,能猎获四只兔子。但是如果他们采取合作狩猎的模式,那他们每天就可以共同捕获一头鹿。很明显,合作的好处是远远大于单独行动,单独行动时最好的结果无非是各自的努力都有预期的回报。单纯从解决食物问题的角度考虑,单独行动一天的收获是四只兔子,可以供一个人吃四天;而合作的话,收获是一头鹿,两个猎人平分一头鹿,那可供每人吃十天。对于这两个猎人,他们的行为决策,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就形成这样的一个模式:
1.分头行动捕兔子,那么结果是得到的食物每人可以吃四天;
2.如果合作猎鹿,那么得到的食物,每人可以吃十天;
3.一个人去抓兔子,而另一个人去打鹿,那前者收益则为四,而后者将无收获。
显然,一起“猎鹿”的好处比单独“猎兔”的好处要大得多。所以,合作——才是一种令资源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的模式。权衡利弊,两人自然会不约而同地选择一起“猎鹿”。
任何人想要取得一定的发展和成功,就要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对于任何人或者是任何企业来说,无论是在哪一方面有专长,或者已经取得了某些成就,仅凭个人的力量想要到达成功的顶峰是非常困难的。
合作不仅可以避免失败,减少过多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能达到双赢的局面。但是,想要获得双赢,就要知道怎样的合作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在合作的时候既要保持合作的态度,还要遵循合作的原则,懂得合作,更善于合作,才能在合作中走向成功。
小阎和小赵同在一家高端家居品牌店。小阎阅历丰富,非常善于观察顾客,并又很能和顾客聊到一起;而小赵则对商品各种属性了如指掌,不仅如此还具有很专业的家居搭配知识。这两个人同时进入公司,并被销售主管认为是最有潜力的两个员工。
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小阎和小赵都能够独当一面。但是小阎在专业知识上始终不够熟练,因此而丢了一些本该属于自己的客户;而小赵为人虽然诚恳,做事也很细致,但性格上太过“一根筋”,要在顾客判断、待人接物上面得到很大提升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但是由于他们俩业绩相当,总是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成了对立的关系,小阎觉得小赵死板,学生腔,小赵则觉得小阎圆滑世故,没有真本事。就这样,他们形成了一种对峙的局面。
销售经理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建议他们多了解对方,在销售的过程中放弃单打独斗,采取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合作模式。比如,当对方接待顾客的时候,就主动过去帮忙,弥补对方的不足;针对不同性格的客户,两人可以商定让谁“出去”,并且事后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教训。小阎觉得要合作的话,自己必须拿大部分的酬劳,因为他认为自己口才比小赵好,付出得多。然而,这样的条件让小赵无法接受,于是他们之间的合作就这样泡汤了。
销售经理则觉得这个合作方法很好,为其他销售人员进行了“合作配对”。一段时间以后,公司中其他采取合作机制的销售员都取得了比以往好得多的成绩;而小阎和小赵虽然都很优秀,在销售成绩上却并没有太大的进步。
合作双方有能力高低之分。“猎鹿效应”中的两个猎人,如果能力并不是相当的,那么能力强、贡献大的那个猎人,自然就会要求得到较大份的猎物,否则两人合作就不成立。只外,能力弱的一方也会要求大于单独行动时的收获,否则没有合作的必要。很多时候,两个个体的合作无法建立其实就是源于对自己利益的期待过高,损害了对方的利益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