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传记 > 和珅全传:从御前侍卫到军机大臣最新章节列表

王杰本来就是一个读书人,脸皮薄,哪里受过这等奇耻大辱?他甚至觉得已经无法在军机处待下去了,可是又无法向别人启齿,最终只好在嘉庆元年(1796年)以自己脚伤未愈为借口,告老回乡了。直到四年后嘉庆帝亲政,和珅已被查抄问罪之后,王杰才重新入主军机处。

和珅用这种卑劣的手段驱逐出去了一个心腹大患,他在军机处就更加无法无天了。认为整个大清除了老眼昏花的乾隆对自己有些制约作用外,其余的人都构不成威胁。

不仅如此,他还牢牢控制着全国官员的考核和任命大权。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体系中,一直以来就有一套完善的选拔考察官员的制度,由吏部下属的“考功司”主持,分为“京察”和“大计”两种。“京察”针对的是在京为官的官员,而“大计”则是针对地方官员设立的考查制度。考查选拔官员向来是行政权力中最重要的权力,可以通过官员的任免培植自己的势力,打击异己。和珅就是凭着自己多年的苦心经营,才得以稳居宝座。这一权力在和珅任吏部尚书时由他牢牢把持。后来,嘉庆登基,任命刘墉为吏部尚书,把和珅的权力硬生生地夺走了。

而刘墉对嘉庆忠心耿耿,为官正直,不免对和珅有所威胁。和珅大权旁落,在自己任上做的那些龌龊事难免被刘墉发现,于是和珅就想把选官权从吏部转移到自己操纵的军机处,主要是保证大权不能握在嘉庆和刘墉手中。于是,和珅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说:“自太上皇禅位,皇上亲政以来,天下安定,未有什么大的乱局,值此之际,更应该肃清吏治,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国家政策的体现,法令的申张严明,全系于官员身上,所以,对官员的考察选拔实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奴才认为,单是考功司已不足以担此重任,这样的大事应该交给军机处,由众位大臣共同办理,吏部可以行辅助军机处之责。”

和珅把这奏折同时呈了两份分别给乾隆和嘉庆,所以嘉庆帝立刻明白了和珅的意图,但是由于自己力量太过弱小,有时甚至不能自保,更别提别人了,自己现在只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军国大权一直操纵在乾隆手中,他只能据理力争,希望说服乾隆不要随意更改:“按照大清的体制,遴选官吏一向由吏部考功司主持,大学士同察,朕以为考功司多年经办此事,对官员状态清楚了解且经验丰富,而且吏部尚书大学士刘墉办事干练、清正廉明,定能禀公而断,不至于出什么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