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传记 > 和珅全传:从御前侍卫到军机大臣最新章节列表

第36页

整个江南之行在和珅的精心安排下,几乎没让乾隆动用国库一分一毫就圆满完成了,好诗文、尊崇文化的乾隆还到曲阜祭拜了孔府、孔庙和孔林,向天下人表明他尊师重道的仁德之心。乾隆将江南千百万百姓的血汗都当成了和珅的功劳,对他越发喜爱,而更加器重,任命他为户部尚书,把整个大清国的财政管理权都交到了和珅手中。由于乾隆行前就下了谕旨要求各级官员不得骚扰百姓,所以百姓都认为乾隆之所以会搞得这么铺张浪费,完全是和珅的责任,于是纷纷把矛头指向和珅,所以和珅的名声越来越差。最后,当嘉庆赐死和珅时,更有人放鞭炮欢庆,就是因为这个。

和珅对百姓的指责当然了然于胸,但是他的宗旨就是: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和信任,背多大的黑锅都能忍受,反正自己是得到了实惠。至于名声,那就顾不得许多了。

就这样,和珅“忍辱负重”多年,为满足乾隆帝奢华享用的需要不知背了多少黑锅,但他自己也获得了恩宠,也趁机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可谓一时春风得意,好不威风。

找准时机迎上意

大凡真想做事的人,都希望身边的人文采不凡,甚至有很高的才华。皇帝更是如此,他希望大臣能把自己交与他们的事情圆满完成。但有才华者又不能锋芒过露,咄咄逼人。锋芒太露则易断,逼人急则自己也难周旋。“想出头,就不要强出头”,和珅就深知此理。

不强出头,自然可以降低损伤,从而和周围环境维持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为生活奔忙,都想有朝一日能熬出头,过上高人一等的生活。但这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和风险,在自我压力、环境压力之下,要达到出头的自我要求是很难的。

首先,在自己的能力不济的情况下,勉强去做某些事。固然勉强去做也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成功,但可靠性不高,有太多的偶然因素牵制着。其次,自己即使有足够的能力,客观环境却不允许。以上两种条件下若强力出头,必会遭到意想不到的失败。

所以,善于隐藏的和珅除了时不时显露些许聪敏外,绝不显露一点锋芒。而和珅发迹的故事就是一个明证。

和珅刚到上虞备用处的时候,在所有侍卫中属于是特立独行的人。与周围那些心如死灰、吃喝等死的八旗子弟不同,他上进心强,肯动脑筋,因此颇受大家的喜爱。

有一次,乾隆有一个大规模的外巡活动,侍卫处的大部分侍卫都参加了,相比之下上虞备用处的侍卫显得微不足道。

乾隆欲巡幸河南,其目的是视察河务。古时所说的河务主要指黄河工程。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它从中游即河南开封向东,所过之地尽属平原,由于没有峡谷峻岭的约束而经常决口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