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固然狂妄,可他有刘表撑腰。”——这是提醒曹操要量力而行。“西进之时,北方袁绍恐怕会趁势偷袭。”——有的幕僚很担心。对此,曹操反驳道:“袁绍顾忌北面的公孙瓒,不可能轻易南下,大可不必担心。”
最有说服力的反对意见是:“张绣只是因为部下饥馑难耐,才不得不投在刘表麾下,但据说刘表并没有给张绣多少粮草。这早晚会引起张绣的不满,使他与刘表分道扬镳。主公就算要出兵,等到那时,取胜岂不更容易?”
然而,曹操出征之意已决,他固执地摇头说:“若不出征,不能提升我军士气。”出战的决议就此强行通过了。会后,幕僚之首荀彧留了下来。
“从现在开始,才是真正的作战会议吧?”荀彧笑吟吟地说道。
他竟然都知道!曹操不知自己该高兴还是该发怒,心情很是复杂。“此次出战,最要紧的是什么?”
“必须大败而回,装出一副大受打击的样子。若是可以的话,明败暗胜,这是最理想的了。”荀彧仍旧笑吟吟地回答。
“既然你都料到了,我就不用解释了。制定作战计划吧。”
“遵命。”荀彧答道。
为了夺取天下,必须把重要敌人一个个消灭。在世人眼里,曹操攻打张绣是为了消灭张绣背后争霸天下的刘表,但曹操的真正目的是消灭吕布和袁术。袁术去年遭受了很大打击,虽然好不容易称了帝,军事实力却大大削弱。对曹操来说,与袁术相比,吕布更具威胁性。他以刚勇闻名,他杀董卓、射戟胡,这些经典的传奇在世间广为流传。因为吕布的威名,各地三五千人马的小股势力纷纷归于他的帐下,日积月累,也可能发展成一股大势力。“必须趁现在斩草除根。”曹操深知由世间传言编造的形象有多么可怕的力量。若是吕布发展成了足够强大的势力,再想消灭就困难了。
“现在动手可能都晚了,因为泰山杂军已经归顺吕布了。”荀彧道。泰山一带有不少杂牌军,分散在各地观望局势。都是些三五千人的队伍,将领有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他们听说了吕布的“威名”,纷纷投到了他的麾下。“若是投在猛将吕布的手下,将来总会有些好处吧。”他们都这样打算着。
“不,还不算太晚。泰山山贼的加入,会让吕布更有自信。眼下还得让他加强自信。”曹操说道。
曹操的计策是,要消灭吕布,必须诱他出手。让吕布先出手,当然要让他有足够的自信。为了增强吕布的信心,曹操便借与刘表、张绣交战的机会,做出大败的样子。此次西征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泰山杂牌军归顺吕布的事情,从增强吕布自信的角度来看,未尝不是件好事。一旦接到曹军受挫的消息,恐怕吕布就要出兵攻打曹军阵营的小沛。小沛的刘备必然会请曹操救援,曹操当然要火速赶来,而刚刚受挫的人马根本没什么战斗力——这岂不正是消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的绝好机会吗?
“吕布当真会攻打小沛吗?”荀彧对这一点似乎还有些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