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酒类酿造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发酵醪液中固体物质的浓度较高。《 齐民要术 》如淳注记载:"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黍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中尊,粟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下尊"。一斗米出酒一斗,可见酿酒时原料米在发酵醪液中的浓度是很高的。《 齐民要术 》中的酿酒法的发酵醪液的固体物浓度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浓度极高的是酎酒,居中的是米酒,最稀的则是夏鸡鸣酒。
温度的控制
古人不是用数值表示,而是用人的体温或沸水的温度作为参照,来大致确定酿造时应控制在什么温度的范围内。我国人民在酿酒过程中已掌握了各关键环节的温度控制要点,这在《 齐民要术 》中得到了较完整的体现。这就是浸曲时温度的控制,摊饭时温度的控制,维持适当的发酵温度。
酿酒后续处理技术
北魏时期,酿酒的后续处理技术是比较简单的。从东汉的画像石上的庖厨图上可看出,酒的过滤是采用绢袋自然过滤后再加上用手挤压。而《 齐民要术 》提到了押酒法:"令清者,以盆盖,密泥封之,经七日,便极清澄,接取清者,然后押之"。首先是任酒液自然澄清,取上清酒液后,下面的酒糟则用押的方法进一步取其酒液。
关于酒的历史故事
酒池肉林
商代晚期的帝王,多是淫暴之主,一味追求享受安乐。商代的贵族也多酗酒,商末帝纣,是一个好色好酒的人,他宠爱妲己,对妲己的话言听计从。商纣王与众妃子饮酒作乐,听的是靡靡之乐,跳的是北里之舞,男男女女裸露着身子,在酒池肉林之间嬉笑追逐,整夜狂欢。据说,酒池之大,可供三千人牛饮。这么一种情景,相当形象地反映了殷纣王的奢侈腐化生活。所以,酒池肉林也就成了后世形容奢侈腐化的同义词。商纣的暴政,加上酗酒,最终导致商代的灭亡。周代在商人的聚集地曾发布严厉的禁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