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遏止野火》,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汉斯·哈克:《自由交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5]〔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6]〔法〕鲍曼:《立法者和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9]〔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美〕拉赛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美〕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12]〔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去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法〕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15]〔法〕雷蒙·阿隆:《阶级斗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16]〔美〕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英〕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法〕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9]〔意〕葛兰西:《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0]〔波兰〕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2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3]〔美〕杰弗里·C.戈德法布:《“民主”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24]〔法〕费迪南·布伦蒂埃等:《批判知识分子的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5]〔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6]〔美〕杰弗里·C.戈德法布:《“民主”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27]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8]〔德〕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2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0]〔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31]〔法〕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萨特与阿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32]〔英〕约翰·费斯克等编:《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33]〔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34]〔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35]〔英〕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36]〔英〕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37]〔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萨特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
[38]〔美〕周明之:《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39]高宣扬:《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0]许纪霖:《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41]许纪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42]许纪霖:《启蒙如何起死回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3]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44]许纪霖主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45]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
[46]何晓明:《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化》,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47]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48]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49]红孩主编:《且慢,易中天》,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50]李悦:《批评于丹》,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年。
[51]陈媛媛:《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52]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53]祝勇:《知识分子干什么》,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
[54]牛慧清:《中国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关系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
[55]张景超:《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56]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4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57]宫留记:《资本:社会实践工具——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58]张法、肖鹰、陶东风等:《会诊“百家讲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5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60]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1]北京大学中文系等合篇:《东西方文化评论(第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62]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63]戴元光:《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
[64]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65]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66]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67]蔡栋主编:《说不尽的易中天》,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68]尤西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69]李春青:《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70]王朔:《王朔文集·随笔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71]崔卫平编:《知识分子二十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72]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73]石长顺:《电视传播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74]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75]方鸣主编:《给易中天补牙》,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76]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77]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78]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79]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80]邹广文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81]朱立言:《哲学与当代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82]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8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84]汤学智等编:《台港及海外学者论中国知识分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85]陆地:《世界电视产业市场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86]杨国荣:《思想与文化(第3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87]陈平原:《大学何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88]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
[89]朱大可:《守望者的文化月历1999~2004》,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
[90]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
[91]张岱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92]梁从诫主编:《现代社会与知识分子》,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9年。
[93]陈平其:《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94]Michael Soriven: Sartre and the Medi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3.
[95]Pieerre Bourdieu: Outline of Pratice, Cay Press, 1997.
[96]P. Bourdieu、L.D. 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97]Peter H. hods of Social Investigation, New York: Basic Blackwell Inc. 1975.
二、期刊论文类
[1]赵允芳:《做电视科教节目的王牌——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传媒观察》,2006年第11期。
[2]夏群友、虢美妮:《论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3]张意:《拆解新闻场的七宝楼台:布尔迪厄的媒体批评》,《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4]丁莉:《媒介场域:从概念到理论的建构》,《社科纵横》,2009年第7期。
[5]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从阿多诺到布尔迪厄的媒体批判理论》,《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4期。
[6]孙玮:《新闻场解密——读布尔迪厄〈关于电视〉》,《新闻记者》,2006年第5期。
[7]李兴亮:《布尔迪厄的媒介哲学理论及借鉴价值》,《求索》,2011年第1期。
[8]罗四翎:《遭遇特洛伊木马〈百家讲坛〉与电视知识分子》,《上海文化》,2010年第3期。
[9]郝曼宁:《〈百家讲坛〉的栏目特色与“学术明星”养成》,《电影文学》,2009年第5期。
[10]闫翠静:《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学术明星”现象》,《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1]启之:《关于于丹“心得”的心得——兼评百家讲坛及媒介体制》,《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9期。
[12]柯婧:《学术明星与文化快餐风潮下的符号暴力》,《才智》,2007年第20期。
[13]薛宝林:《基于〈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现象探析》,《理论观察》,2007年第5期。
[14]李倩倩:《对学术性节目与“学术明星”的思考》,《新闻窗》,2007年第1期。
[15]薛宝林、张旭:《基于〈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现象探析》,《理论观察》,2007年第5期。
[16]朱丹:《解构“学术明星”现象》,《声屏世界》,2007年5月(下半月)。
[17]陈文艳:《从“易中天现象”解读〈百家讲坛〉的成功》,《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第3期。
[18]李光斗:《如何看待学术明星》,《经济》,2009年第11期。
[19]葛红兵:《我为什么批评易中天》,《读书文摘》,2007年第9期。
[20]惠东坡:《“学术电视”需要“学术明星”》,《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11期。
[21]叶青:《“于丹”的文化意义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新西部》,2007年7月(下半月)。
[22]王俊棋:《超越精英与大众的紧张——从于丹现象看传统文化的审美化传播》,《当代文坛》,2007年第5期。
[23]李建群:《关于“于丹现象”的文化思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4]章芝羚:《学术明星:文化传播与大众传媒对接的产物》,《今传媒》,2007年第12期。
[25]张颐武:《易中天走红与浅思维文化》,《青年作家》,2006年第Z1期。
[26]李正国、凌燕:《学者 电视=?》,《青年记者》,2001年第3期。
[27]郭五林:《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思考》,《当代传播》,2003年第6期。
[28]李明伟、陈力丹:《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追问》,《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29]冯艳:《由“易中天现象”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知道分子”的出现原因》,《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S1期。
[30]蒋艳芳:《电视精英文化拯救与公共电视的建立》,《声屏世界》,2006年第9期。
[31]陈占彪:《论知识分子的专业性与公共性》,《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32]陶东风:《知识分子与文化资本——读布尔迪厄〈反思与实践——反思社会学引论〉》,《博览群书》,1997年第12期。
[33]袁同成:《以场域观消解知识分子公共性与自利性的对立》,《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4]时统宇:《试论“电视知识分子”》,《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
[35]周浩峰:《当知识遭遇电视的速食文化——关注“知道分子”的出现》,《新闻知识》,2004年第7期。
[36]李兴亮:《知识分子与电视的关系新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7]白贵:《知识分子走入电视——电视与知识分子的双赢之举》,《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第3期。
[38]黄宁:《电视知识分子的传播逻辑》,《声屏世界》,2006年第10期。
[39]胡畔:《解析电视知识分子现象》,《传媒观察》,2007年第11期。
[40]吴世文:《试论我国电视知识分子的公共事务参与》,《声屏世界》,2007年第10期。
[41]郑萍:《论中国电视知识分子的特殊性及其作用》,《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