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早朝,裕庆帝坐在大殿之上,看着两班朝臣分列左右。
他坐在威严的宝座上,尽管穿戴整齐,可身形依旧显得稚嫩。
平天冠上的冕旒遮住他大半张脸,尽管他高高在上,却还是微微仰起头。
并不是他多么傲慢,而是他知道臣子从下头看上来,很容易看清他的脸。可如果仰起头,就看不清了。
他不喜欢被人看得太清楚,尽管从小到大,总是有太多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净鞭已经响过三下,但早朝还没有开始。大臣们在等,皇上也在等。
因为永王还没到。
永王摄政十余年,早朝的时候轻易不会迟到。
果然,众人也没有等太久,永王便上殿了。
他身份尊贵且劳苦功高,皇上特许他进殿不必下跪行礼,还可以配剑。
这在本朝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臣来迟了,请陛下赎罪。”永王上殿先谢罪。
他的谦卑大度,不但满朝文武,甚至连百姓都知道。
“叔父何必多礼,”皇上笑了,但也不失尊重:“连一刻钟也还不到,算不得来迟。”
掌事太监向皇上请示,得到许可后便高声向殿下的众位臣子宣示:“今日早朝,众臣有事奏来。”
大臣们在上朝之前都要在朝房里待上小半个时辰,彼此之间都是通过气的。朝上该谁先说,该谁后说,心里都有数。
除非有了分歧或是有意让彼此下不来台才会抢话说。
今天户部侍郎第一个站了出来,说从西南调粮的事。
说一句调粮容易,可中间的运送核实,都至关重要。
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祸。
有涉及到沿线是否赈灾补给的事宜,件件都不能马虎。
这一个话题抛出来,皇帝自然让大臣们都说说各自的看法。
讨论到最后,众人把目光都投向了永王。
国家大事还得永王来定夺。
这也是这么多年约定俗成的惯例。
以前高太傅在朝的时候还能够和永王争一争,如今高老太爷致仕多年,只挂着个太傅的名头。
当然了,众人都听永王的,主要还是因为永王处理事情得当,能分得清轻重缓急,让人信服。
近一年来,朝堂上的风向渐渐有了变化,并不是有人想要和永王平分秋色,而是永王觉得皇上渐渐长大,很多大事都应该由皇上来决定。
于是便有了如下情形。
“皇上,依您的圣断此事该如何处理?”
“这……还是叔父定夺吧!”
“皇上乃一国之君,这样的大事该由您来决定。”
“寡人考虑不周,恐贻误了国事。还是叔父代为处理吧。”
“臣已年迈,百姓和臣子们都盼望着皇上早早亲政。所谓君王之肩不可稍憩,君王之责不可旁贷。先时臣越俎代庖,实为不得已。还请皇上以天下为念,以百姓为念,早日担起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