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秦帝国最新章节列表

第888章 经典大战(1)

桂陵、马陵之战

战国中期爆发于齐魏两国间的两场大战,对当时的战国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领大军进攻赵国,包围赵都邯郸,意图一战灭赵。赵国求救于齐,齐威王遂遣大将田忌、军师孙膑救赵。田忌本欲直接救赵,孙膑却以“批亢捣虚”的道理劝阻田忌,建议他领军进攻守备空虚的魏国重镇大梁,并在魏军回援途中设下埋伏,以此逼迫庞涓放弃攻赵、回援大梁,如此既可为赵国结围,又可使魏国疲惫。田忌依计而行,庞涓果然中计,回救大梁的途中,在桂陵一带遭遇齐军埋伏。魏军由于长期作战,兵力多有消耗;又经过长期奔袭,早已疲惫不堪,结果遭受到了数十年来第一次惨重失败,这一战也由此留下了围魏救赵的著名成语。

尽管遭遇桂陵之战的惨败,但魏国仍然实力犹存。十三年后,庞涓再度领兵进攻韩国。韩国求救于齐,齐威王再度派田忌孙膑援救,而孙膑也故伎重施,再度趁魏军围攻韩都新郑之际作势进攻大梁,一方面在山路崎岖的马陵道设下埋伏,另一方面则针对庞涓恼羞成怒、轻视齐军的心理,以减灶之法伪装齐军怯弱的假象:第一日挖十万军灶,第二日减为五万,第三日又减为三万。一心想复仇雪耻的庞涓果然中计,在暮色时分抵达马陵道,被齐军包围,大败。

桂陵、马陵两战,是战国时代最负盛名的两场伏击战。

河西之战

秦国与魏国争夺战略要地河西高地一系列大战的总和,历经数十载拉锯争夺,最终以秦国获胜、夺取全部河西高地而告终。

河西高地即今日黄土高原,位于关中以北、南北流向的黄河西岸,是整个中原地带的制高点,也是关中地区的北面门户。战国前期,魏国为天下首强,又有名将吴起统领着精兵魏武卒,秦国却历经四代乱政,国力衰弱不堪。两国历经数十场大战,魏国最终全数夺取了河西高地,是为河西之战的第一阶段。

此后吴起因魏武侯猜忌而离魏,秦国则由秦献公即位,力行变法改革。经石门、少梁两战,秦军两次大胜魏军,并俘虏魏国丞相公叔痤。少梁之战后,秦献公病逝、秦孝公继位,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而魏国则将用兵重心转向了赵韩两国,秦魏由此暂时中止了对河西高地的争夺。

十余年之后,魏国先后遭到桂陵、马陵两战惨败,就此一蹶不振。秦国却历经商鞅变法而国力大振。两国差距更加明显。此等情况下,商鞅亲自领兵攻魏,先以和谈为名,将与自己有旧的魏将公子卬诱入军中一举生擒,趁机大破魏军并逼迫魏国割地;后又一度攻占魏国旧都安邑,商鞅也因此受封商君。秦国由此在河西高地正式确立了自己的战略优势。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派遣大将魏章领兵再度进攻河西重镇雕阴,魏国河西守将龙贾全力迎战。历经两年激战,秦军全歼魏军,俘虏了龙贾,魏国被迫将整个河西地区全数割让于秦,至此,历时数十年之久的河西之战以秦国全胜而画上了句号。

燕齐之战

几乎与白起屡败韩、魏、楚等国的同一时期,东方的燕齐两国也爆发了大战,这也是燕国名将乐毅、齐国名将田单各自的代表战。

燕齐恩怨当上溯至燕王哙之时。燕昭王艰难复国之后,便以向齐国复仇作为毕生目标,一方面筑黄金台招贤,卑身厚币、吊死问孤以凝聚人心;另一方面遣苏秦赴齐国反间,奔走游说列国,使齐湣王陷入“西劳于宋,南疲于楚”的巨大陷阱中。燕国恢复国力之后,乐毅遂领五国联军伐齐,并在济西之战中大破齐军。后更连下七十余城,只余即墨、莒城尚存。此后,乐毅停止了对两城的强攻硬战,采取种种手段意图收买人心,以期兵不血刃拿下两城。然而此时,即墨齐人公推商旅出身的田单为守将抵御燕军,燕齐双方由此展开了漫长的较量,燕齐之战进入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