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服装品牌夏奈尔集团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各大白领企业进行正品和仿冒品购买**的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发现,70%的女性表示如果经济不允许购买奢华服装的专柜正品,那么会干脆不购买同款式的仿冒品。仅有10%的女性表示可以考虑购买仿冒品。剩下20%的女性表示要看仿冒的真伪程度才能确定是否购买。而这些参与调查的女性都表示购买专柜里奢华的衣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不购买仿冒品是害怕被拆穿后带来的尴尬。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愿意选择正品、高价的物品呢?
首先,当人们购买下某个奢华品牌的物品,心里就会产生“成功”的荣耀感,并以持有该奢华物品为外在身份的象征。
其次,这是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的错误认知导致的。人们潜意识里会认为高价的、昂贵的、稀少的、艰难获得的物品才是好的物品。
相反,廉价的、繁多的、容易获得的物品都是质量低劣的产品,并能影响持有人外在的形象。
类似的心理还有:“只有勤奋和艰苦才能获得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功来自于99%的汗水和1%的天分”、“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些都是人们对“艰苦”得来东西的普遍认知。这种认知也跟长辈喜欢从小用“艰苦革命史”来教育孩童有关。当这些孩子们长大后,艰苦的意识就会根深蒂固地生长在他们的心里。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折腾”。他们的“折腾”就来源于这种“艰苦式”的心理状态。他们认为越是容易做的事情越没有价值,容易得来的工作不值得珍惜;越是难以追求的,越想争取到手。这类型的人,处理事情通常不是从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去下手,而是喜欢兜一个大圈子,最后常常是事倍功半。所以,当你活得非常艰辛、非常折腾的时候,一定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堕入了“艰苦式”凡勃伦效应的怪圈里。
【鸵鸟效应:一味逃避真能带来安全吗】
鸵鸟原产于非洲沙漠中,成群结队地生活,长着巨大的翅膀却不会飞翔,当遭到天敌攻击时,鸵鸟会将脖子平贴在地面,身体蜷曲一团,以自己暗褐色的羽毛伪装成石头或灌木丛,只露出头部。这种习性后来被人们误认为是鸵鸟在遇到危险时只会把头钻进沙子。即便后来有学者指出,除了觅食,并没发现鸵鸟会通过将头钻入沙子躲避危险,但“鸵鸟效应”这个说法还是越传越广,甚至“将头埋进沙子”成为有讽刺意味的回避危机的代称。
鸵鸟效应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这种心理引致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现实生活中符合鸵鸟效应的事例比比皆是。
有的人很爱面子,工作勤勤恳恳,当工作中遭受挫折时,他会避免去谈起,即使别人出于关心而问起,仍死命撑住,强颜欢笑,装得一切正常。
有的人业余时间炒炒股票,希望赚点儿外快,但往往在牛市中不敢追涨,在熊市里不敢斩仓,被套牢后就干脆连盘也不看,采取回避态度,既不止损也不调仓,坐等股价自己涨上去。
有的女人,辛勤操劳全为了自己的家庭,但另一半还是出轨了。她一不哭二不闹,而是一味忍让,甚至忍辱负重在外人面前假装亲昵,希望能挽回对方。
某地生活供水水源遭受污染,居民出于本能,争先恐后抢购矿泉水、纯净水等一切瓶装水。此事在网上发布后引起公众极大关注,而当地有关部门却出来说,居民们“生活正常”,大家都多虑了。
这些现象都是鸵鸟效应,可悲,可怜。因为逃避显然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首选,逃避往往让事情无可挽回。
如今我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巨大,很多人面对压力时往往采取掩耳盗铃的回避态度,难怪鸵鸟效应深入人心。但是,就像科学家为鸵鸟翻案一样,我们在遇到困境时,何不积极应对呢?面对压力和各种问题,我们应该想办法去缓解,去解决,而不能选择逃避,否则压力会越来越大,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遇到危险或者困境就把头埋在沙堆里,或许能获得暂时的安全,然而却不能保证次次都能全身而退。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面对它们,我们应该主动、勇敢地去承担,去突破,去战胜。
美国曾有一项专门针对营销人员的长期调查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第一次拜访遭遇挫折后会有48%的营销人员选择放弃,在第二次、第三次及第四次的拜访遇到挫折后也会分别有25%、12%及5%的人放弃,坚持到最后的人往往不会超过10%。正是因为这不到10%的人能够低调地把挫折视为理所当然,锲而不舍、毫不气馁地继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孔子曾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阻碍与困境,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逃避,可能会因此失去成功的机会。而恐惧不但于事无补,还会扰乱心智,影响判断,乃至使决策失误。人们常说,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防御。拒绝做一只逃避的鸵鸟,迅速采取行动,果断承担责任,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角色效应:正确进行角色定位】
有对先后相差一小时出生的孪生姐妹,外貌长得极其相似,穿着打扮也一模一样,旁人常常因此而把她俩搞错。她们从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在同班学习,但性格却迥异:姐姐性格开朗,好交际,责任感强,处理问题果断,较早地具备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而妹妹则遇事缺乏主见,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依赖性强。
为何同一父母,处在同一生活和学习环境、受到同样教育的姐妹俩,性格有如此反差?主要是她们在家庭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不同。按照世代相传、不成文的规矩:在多子女家庭,老大要时时处处做弟妹的榜样,对弟妹要谦让,对弟妹的行为负责。同时要求弟妹听兄姐的话,遇事需多与兄姐商量,因此老大的性格一般比较温和、持重。这样,角色地位要求姐姐具有责任感,具备独立生活和交往的能力,充当妹妹的保护伞;妹妹则始终处在被支配和被保护的地位。长此以往,她们的性格特征当然就有了明显的差异。足见不同的角色,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角色”一词原指戏剧、电影中的人物。演员在剧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其言行举止、心理活动必须符合所担当的角色形象。“角色效应”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充当不同角色时,其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点受所任角色制约,自然而然地产生与角色相符的心理表现。这种因不同角色产生不同心理表现的心理现象,称为“角色效应”。
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扮演着多重角色,同时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例如,一个中年人,在单位是领导,他会在行为上处事严谨,原则性强,注意自身形象;回到家里则是家长,对父母恭敬孝顺,对子女严格要求,并在子女面前以身作则,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善于指导孩子;他在公交车上是个乘客,受到委屈时可能会与别人争吵,等等。为什么同一个人充当不同角色、处于不同地位、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这是受角色形象制约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