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乾隆末年的国库年收入为7000万两左右,也就是说和珅的8亿两黄金相当于当时国库年收入的10多倍。和珅一生为官20多年,这样算来,他岂不是要每年从国家收入的将近一半归为己有?此种说法令人生疑。
其实从《清实录》与其他正史、档案的记载来看,和珅家珍藏有大量的稀世宝物、珠玉、古玩字画(这部分财产难以估计)。除此之外,能够估价的现金、土地、房屋等,折合现金在一两千万两之间,这一数字已是相当惊人,世所罕见。即便如此,他已经是整个清朝被抄家的官吏中家资首屈一指者,鳌拜、明珠、年羹尧等人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有人说“和珅家富比皇室”,这一点儿都不过分。就连“升平昌阜,财赋丰盈”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时,户部库存也不过800余万两白银,这与和珅被抄的家产相比便是小巫见大巫。地位显赫的亲王、郡王们的家财更是无法与之相比。这从他们在面对众多财物时所采取的态度可见一斑。例如,简仪亲王德沛(即德济斋),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嗣王位时,获知“邸库中存贮银数万两”,心中已是非常恐慌,认为这是祸根。连忙决定把部分存银分给府中一些人,其余的则用来修建宅院、亭台楼阁……以免招来祸端。就连嘉庆朝以富有著称的成亲王永瑆,邸库中存银也不过80万两,由此可见和珅家产之巨。
比较可靠的数据来源是官书与清朝档案,其中有关和珅家产的记载大体上一致,可以相互印证。虽稍有出入,但大体上都能与今天保存在中国第一档案馆的有关档案相对应,所以还是比较可信的。
民间曾流传《查抄和珅家产清单》,由于相互传抄,难免有所出入。所以以讹传讹的可能性较大,在各种《查抄和珅家产清单》中,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和珅犯罪全案档》极为典型,这与《庸龛笔记》所载《查抄和珅住宅花园清单》非常相似,数目也大体相同,但可信度不高。
和珅家产被籍没后,全部被嘉庆帝以国家的名义接管。其中包括金、银、制钱等在内的现金绝大部分被送到了户部大库与内务府广储司银库。另外,所有的珠宝玉器、金银器皿、首饰、字画、书籍、古玩、铜器、锡器、皮张、绸缎、布匹、瓷器、家具以及衣物鞋帽等,除一少部分由嘉庆帝赏给了王公大臣、公主及御前侍卫和太监等,另外一小部分(主要是一些破旧的物件、戏装等)在崇文门税关和热河(即承德)等地变卖成现金,交广储司银库外,绝大部分直接归内务府接收,成为嘉庆的私人财富了。难怪后人常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此言非虚。
和珅在京城的住宅、别墅(花园)除留下一部分给固伦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居住外,大部分赏给了几个亲王、郡王。具体如下:和珅住宅的前所以及祠堂、马圈等赏给了乾隆帝第十七子,嘉庆的亲弟弟,庆郡王永璘;和珅住宅的后所仍留给固伦和孝公主使用;和家的老宅仍然赏给和琳之子丰绅宜绵居住;和珅在海淀的别墅花园西段赏给了固伦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东段赏给了成亲王永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