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传记 > 和珅全传:从御前侍卫到军机大臣最新章节列表

乾隆中期以后,伴随权力的越发集中、统治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长,统治阶层需要处理的国家行政事务不断增加,皇帝和军机处每天要批阅的文件是越来越多。与此相对应的是,统治集团金字塔的塔尖乾隆帝却日益衰老、精力不济,开始沉醉于享乐生活,从而将大部分事务推给军机处处理。军机处本来就事务缠身,这下更没有喘息的机会了。繁杂的政务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就要求军机处的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充沛的精力,否则就难以胜任。幸运的是,和珅正值壮年,两个条件他都具备。

和珅第一个优点就是年富力强。军机处的日常时间安排非常紧张:每日寅时(3~5点),军机大臣及章京先后到岗,内奏事处太监发放经皇帝批阅过的奏折,军机章京分送给军机大臣翻阅。一般情况下,汉大臣只看汉字折,满大臣只看满字折,此即“接折”。卯刻(5~7点),皇帝晨起进膳,膳后批阅部院本章及各督抚折子,大约辰刻(7~9点)时分,开始召见大臣,日必四五起。军机章京先已将奉“另有旨”、“即有旨”的奏折另贮一黄匣,待“叫起”时交军机大臣捧入请旨,此即“见面”。军机大臣见面后退出,即召军机章京面授旨意,并分令诸章京撰草,人各一通,如有字数过长、急需缮递者,则数人分纸速写,共成一通。旨稿缮毕,即交达拉密(领班章京)核校后贮于黄匣,送军机大臣详酌无误后,始交内监递进,此即“述旨”。往往述旨未竟,内监先已络绎来催;而军机大臣或又奉召见面,复有谕改,日至于再三。由于这项工作是直接与皇帝衔接,常常在工作的过程中还要考虑皇帝能否满意等,其脑力耗费和体力耗费是非常巨大的。这就要求办事官员年轻化,并且精力充沛。

实际情况如何呢?军机处的汉人军机大臣年龄偏长,如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值汉人军机大臣:刘统勋75岁、刘纶63岁、于敏中60岁、袁守侗51岁、梁国治51岁,这样的年龄应对政务繁忙的军机事务实在有点儿勉为其难。满族军机大臣情况稍好些:舒赫德64岁、阿桂60岁,阿思哈、丰额、索琳年龄不清楚,福隆安约40岁、庆桂39岁、和珅27岁、福康安约28岁、明亮38岁。

可见,乾隆帝是有心要培养一批年轻、精力充沛、具有敏锐政治眼光、处事干练决断而又忠于自己的人才的。这些人有一些共同点:年轻而且出身八旗子弟、其祖上世代在朝为官,这是出于忠心的考虑。

军机处大臣虽然在外面风光无限,但由于事务繁忙,而且身处机要部门,出任军机大臣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博闻强记、反应快。因为要当面奉旨、快速准确地记下皇帝的指示,所以就需要有很好的记忆力,这一点恰恰是和珅的特长。《清稗类钞·异禀类》就记载说:“和记性绝佳,每日谕旨,一见辄能默记,乃至中外章奏连篇累牍,仓猝批阅,皆能提纲挈领,批却导款,以故与闻密勿,奏对咸能称旨。此所谓才足济奸,聪明误用者矣”。

除了上述优势外,和珅的另一大优点就是特别机灵,而且在满族贵族子弟中算是有学问的人。清人《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中就记载:“和珅聪明绝顶,口才便利……虽是小人,却有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