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传记 > 和珅全传:从御前侍卫到军机大臣最新章节列表

咸安宫官学是当时京城最好的学校,要进入该学校,必须是八旗子弟中长相俊秀者或内务府子弟,同时学业要十分优异,每年只选80名左右的学生入学(八旗中每旗选10名),而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学校设管理大臣、协理事务大臣,另有满汉<a href=https:///tuijian/haomenzongcai/ target=_blank>总裁</a>。总裁须是翰林,教师也多是翰林,极少数不是翰林的,也必是享有盛名的饱学之士通过考核后方可担任。学校不仅开设一般的经、史、子、集课,而且还开设满、汉、蒙、藏等多种语言课,同时教授骑射、习用火器。可以说,咸安宫官学是培养文武全才的贵族学校。

咸安宫官学不收学费,但日常生活费用需要自己负担。凭着父亲常保的薪俸,和珅与和琳倒也不必为读书之外的事情操心。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看来天将降大任于和珅,必先苦其心志。和珅10岁时,苦难再次向他袭来,父亲常保在福建任上突然病逝。全家人唯一的生活来源也突然中断了,家中的生活立刻拮据起来。

常保并未为子孙后世留下多少家产,因此,少年和珅虽身处累世为官之家,却连日常生活都难以保证。加上丧母失怙,其心理上遭受沉重的打击,真正处于人生的低谷。

没了父亲,和珅与弟弟和琳在京城咸安宫读书的吃穿用度更加紧张,学习、生活费用没有稳定的来源,不得不借钱度日。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借钱,刚开始还有人借,次数多了,别人也就不再与他来往。这些人有的是怕借钱以后有去无回,和珅还不起钱;有的是看不起和珅这样的“穷亲戚”,怕失了他们的身份。就连他的外祖父嘉谟也对他误会重重,以为他只是一个借钱维持“高消费”的纨绔子弟,这一切使和珅心中无比烦恼。所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和珅的心又一次感受到了世态炎凉。

长兄为父,他尽量在弟弟面前充当小大人,尽己所能为兄弟二人筹钱。他也在一次次的求助过程中得到锻炼并且逐渐成长起来,而这些更加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勇气。

这段由盛而衰、幼年成孤、四处借钱度日的不凡经历,使和珅锻炼出了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他逐渐变得坚忍而又深藏不露、老成持重起来。就像一棵破土而出的嫩芽,在经历了凄风惨雨的洗礼之后,终于茁壮成长起来,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和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世人曾为此争论不休。但是,他在幼年时期所遭受的磨难,对他能够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是世所公认的。

和珅生命中的不幸绝非他所愿望,也并非他成功的必经之路。凭和珅的聪明才智和机敏好学,成功是必然的。他的不幸经历只是一个催化剂,加速了他自我砥砺、锻炼的进程。先秦的孟子曾说过:人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才“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