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传记 > 最有本事的皇帝:治世读刘秀最新章节列表

第699页

于是,刘秀不再对《左氏春秋》博士做出新的人事安排。

这样,古文经登堂入室、进入官学的努力暂告失败,它跟今文经的这一轮争论不了了之。

但是,经过这一番折腾,古文经的影响还是很快扩大了,全国干部群众欣赏和相信古文经的人越来越多了。

虽然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刘秀和他的子孙们掌控的整个东汉王朝都没有把古文经立为官学教材,但从刘秀时起,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研究它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地步入国家高级干部行列,今文经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了。

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刘秀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太学建设上,而且体现在他对文化人的敬重上,一大批文人学者走上了高级领导岗位。即使研习古文经的学者,也有不少步入政坛。

爱好学习、学有所成的人才能得到国家重用。同时,国家用人也把人文素质当做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条件。

把刘秀时期的干部任免名单翻开看看,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在这样的导向指引下,不学习文化就没有出路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苦读经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当然,这种社会风尚和社会共识后面巨大的推手,还是刘秀经学治国的战略思想和文以化人的政策导向。

还是来看几个文人吧,他们作为社会人生大戏的演员,有幸跟刘秀同台竞技,也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难得的人文风景。

桓荣,是沛郡龙亢(今安徽蒙城东南)人,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仍然酷爱学习,讲颂不已。

当时,有人讥笑他读书太过于认真,说在一个没有公平正义的世道里,书就是读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他也不辩解,只是一个劲儿苦读不已。

长大以后,他到当时的京城长安求学,师从九江人朱普学习《欧阳尚书》。

由于家里实在太穷,根本出不起学费,他完全靠打工来支撑学业和生活。但是,在学习上,他多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史称他以至于“十五年不窥家园”。

朱老师去世后,桓荣也已经学有所成,就以授徒为生,很受学生欢迎和敬仰。这些都是西汉末年、新莽时期的事儿了。

刘秀不仅重视太学建设,重视文化人,作为“经学治国,文以化人”战略思路的一个必要的链条环节,他还非常重视并且强力推进帝国整个教育制度的恢复和完善。

西汉开国直到武帝,经过刘汉几代一哥的努力,以刘彻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建立太学为标志,帝国逐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学到私学,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