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外名著 > 读六大名著说官:解析古代政治智慧与权力运筹最新章节列表

曹操从赤壁撤兵,而不像先前对待袁绍、吕布那样的死缠烂打,固然与时局的变化有关,和粮食供应也有必然的内在关联。

汉中退兵的难堪局

赤壁如此,后来在汉中与刘备作战,同样如此,刘备既得益州,汉中便成为必争之地,而后勤供应,优于曹操。曹操虽然在军事上并不输于刘备,但由中原向汉中送粮,却很是不便。能速战时,当时固守汉中是上佳选择;不能速胜时,便成进退维谷之势。所以《三国演义》写到此处,这样表示曹操的心境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杨修聪明,猜到了曹操的心境,曹操一怒,把他杀了。尽管杀了杨修,该退兵还是得退兵。书中写曹操不想退兵的原因是怕脸面上不好看。 赤壁战役,败成那种模样,还要三次大笑。渭水之滨,袍子都扔了,胡子都割了,还要哈哈大笑。主动退兵,有什么脸面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久战不胜,后勤方面已经无法支持,再不退兵,不要说鸡肉—鸡肋,连鸡骨头怕也吃不上了。

粮食的困扰,对曹操远征的军队,自始至终,不能解决。三国中,东吴的粮食问题解决得最好,这固然和南方气候宜于种植水稻,水稻收成大于五谷与小麦有关,也和东吴的总体战略有关,他们没有什么远征,一心守住祖宗基业,守株待兔,免了风险。

六出祁山的经济命

曹操要统一全国,粮食问题十分突出,但曹魏毕竟是大国,三分天下,得守其二。蜀汉连年出征北魏,粮食问题更其严重。蜀汉又是一个小国,国小则人少,但兵却不能太少,其后勤压力显然更大。所以,尽管诸葛亮有大才,姜伯约身经百战,但无论六出祁山也好,九伐中原也好,至少从后勤供应这个层面看,也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现以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