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小说 > 杨家将的历史真相最新章节列表

这一切对于铺写杨家将颂歌的人来说显然太过平淡,将狄青与杨家将的身份倒置,把狄青的杰出表现转接到杨家将身上,更能体现杨家将的英雄形象,所以杨家将故事有狄青的影子也就不足为怪了。

1052年5月,广源州(广西与越南交界处)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建立所谓的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侬智高一度攻陷邕州,并一举拿下附近的9个州,随后围攻广州,一时间岭外骚动。宋廷急忙调集兵马前去平乱,杨畋被派往前线,出师许久却毫无建树。朝廷又命孙沔、余靖等领兵进讨,也均无胜绩。开战之初,侬智高的威力显然是被低估了,一些勇将被其所杀,一向被认为知蛮事的杨畋也被击败,为免粮草落入敌手,杨畋焚粮之后退守韶州。

值此紧要关头,宋仁宗忧心如焚。这一年,范仲淹已病逝徐州,狄青出任了枢密副使。危急时刻,狄青主动上表请求出战。宋仁宗立即接见了他,狄青慷慨陈词:“我是战士出身,不去攻战征伐就无以报答国家,国家遇此危难,我请求即刻出征,去取侬智高首级来见陛下。”

仁宗欣然应允,认为他忠勇可嘉,任命他统一指挥广南军讨伐侬智高。这一任命在当时是突破先例的大事,宋朝对武将严加防范,领兵打仗都是文官掌权,武将只能是副手。狄青身为武将而独掌兵权,是破天荒的大事,可见仁宗对他有多么信任。仁宗对狄青寄寓的期望很大,生怕他有什么闪失。狄青出征后,仁宗若有所思,他认为狄青威名之下,一定会有人陷害他,但凡饮食起居都要严防敌人暗中下手,左右使唤之人必须是自己的亲信。仁宗想到做到,立即派人飞马前去提醒狄青。

狄青到达前线后即刻叫停了一项向外借兵平叛的计划。当时侬智高气焰很盛,宋军陷入被动后一时无计可施。交趾国主动提出愿意帮助讨伐侬智高,大将余靖认为不妨相信他们,宋仁宗也同意了这项计划,下诏赐钱三万缗给交趾国作军费,并许诺平敌之后再重重加赏。

狄青认为不可,他上奏仁宗分析说,从外国借兵剿除内寇后患无穷,与国家利益格格不入。如果一个侬智高都无法铲平,还要借助蛮夷之兵,那等于引狼入室。他进而指出,蛮夷小国都是贪利忘义之徒,交趾国声称用五万步兵、一千骑兵前来支援,这可能不是他们的真实意图,到时一旦发生兵变,岂不是乱上添乱,又将如何抵御?

仁宗认为他的话非常有道理,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人们都十分佩服狄青的才干和深谋远虑。狄青率军南征可谓是有备而去,他认真分析研究了宋军失败的教训,针对侬军使用藤制盾牌的特点,制定了以骑兵冲击的策略。在人员任用上,选拔真正能征善战的人,坚决清除趁战争混入军队捞取功名之徒,这恐怕也是杨文广年过半百仍能入选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