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谯县上空有黄龙出现,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 “这是什么吉兆?”单回答:“以后必有称王的人诞生在这里,不出五十年,还会有黄龙出现,这就是天人感应。”内黄殷记录下了这些话。曹操死后,曹丕嗣为魏王、丞相。这时,朝廷中拥戴曹丕取代东汉的呼声很高。曹丕心里也明白,取代汉朝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但东汉政权毕竟是正统王朝,曹丕要顺顺当当地称帝,必须得到大族名士的支持,满足大族名士在政治上获取特权的要求。于是,曹丕在称帝之前颁布了选用官员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尚书陈群提出来的,又称九品官人法。他认为,汉朝的官员任用方法,并没有把人才都选举出来,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规定:在州和郡设中正官,由政府选择德才兼备、能够识别人才的人担任。依据所管辖地区的士人及其家世的不同情况,由各州、郡的中正官将之分为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中正官把人才的品级情况向政府上报,吏部要根据中正所定品级来决定入仕者的职务。从表面上看,九品中正制是唯贤是举的用人原则的体现,但是,由于世家大族在社会上影响很大,政府往往让他们担任各级中正官,这样他们在定人才品级的时候,往往不是根据品行、能力的优劣,而主要依据家世门第的高低。于是世族士人便纷纷进入了官府权力机构,而寒门地主却被排斥在外。实质上,这一制度是曹魏政权对世家大族妥协的结果。从此,世族地主成为政权中的特权阶层,世家大族自然支持曹丕代汉称帝了。
十一月一日,曹丕尊汉献帝为山阳公,把河内郡山阳邑一万户作为他的封地,使用汉朝的历法年号,准许用天子的礼仪祭天,上朝奏事时不用称臣,朝廷在太庙举行祭祀典礼时,能分到祭祀用的礼品;同时又封山阳公的四个儿子为列侯。魏文帝追赠皇祖为太王,父武王为武皇帝,王太后被尊为皇太后。把汉朝的众位诸侯王封为崇德侯,把列侯又加封为关中侯。改称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奉常为太常、大理为廷尉、郎中令为光禄勋、大农为大司农。郡国县邑有较大改动,还把原魏国的玉玺授给匈奴南单于呼厨泉,另赏赐他青盖车、宝剑、乘舆、玉。十二月,开始在洛阳修建宫殿。
9.建安风骨
(1) 兄弟相煎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这消息一传出来,文武百官失声恸哭。此时,太子曹丕正在邺城,守卫洛阳的军队人心惶惶。大臣们想先保守秘密,暂时不泄露曹操去世的消息。谏议大夫贾逵认为不应该保密,应该把这个消息让大家都知道。有人说,应当把各个城池的守将都换上曹操家乡的谯县人和沛国人。魏郡太守、广陵人徐宣厉声说:“如今各地都归于一统,每个人都怀有效忠之心,何必专用谯县人和沛国人,以伤害那些守卫将士的感情!”换守将之事才无人再提。青州籍的原黄巾军士兵没有征调许可就离开了,大家认为应加制止,对不服从命令者派兵征讨。贾逵说:“不能这样做。”于是他写了一篇很长的告示,命令青州兵所到之处的地方官府,给他们提供粮食。鄢陵侯曹彰从长安赶来,询问贾逵魏王的印玺在何处,贾逵严肃地说:“国家已经确定了先王的继承人,先王的印玺,不是君侯应当询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