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外名著 > 荒野寒山最新章节列表

(《有个》二八八)

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

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

若遣趁宫商,余病莫能罢。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有人》三〇五)

寒山诗的风格在寒山还在世的时候就受到了世人指责,寒山本人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不管世俗的看法如何,他总是要坚持自己的特点,用自己喜欢的语言,用自己欣赏的通俗的风格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坚信总有那么一天会有人明白和接受他的诗的。

此外,寒山诗长期不被正统接受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其身份的尴尬。寒山是一个非儒非道亦非释,亦儒亦道亦释的复杂的混合体。在他的身上既有儒、道、释三家的影子,也有儒、道、释三者所排斥的一面。他对于世俗的关注如儒家一样热情,对修道的执著有如道家一样痴迷,对于自性的认识如释家一样通透。可是,儒者不言怪力乱神,在寒山诗中充满着轮回报应之语,儒家自然没有办法接收他。对于道、释的典籍阅之甚多,在精神境界上与两者无异,可是从未出家,从未正式得接受道、释两家的仪轨,对于道、释的行为反而多有批评和嘲讽,道、释也只显然不会接纳他。

这就是寒山,一个精神自由而又执著的人,他的人格精神和志趣一如他的诗歌一样,都是特立独行的。所幸的是,寒山虽然不见容于正统,但是因为其诗的清新风格,使得他在民间拥有了一大批的拥护者、欣赏者。也正是因为如此,寒山诗才得以流传下来。

* * *

[1] 《太平广记》卷五十五引唐杜光庭《仙传拾遗》。

[2] 徐灵府:《自咏二首》,《全唐诗》卷八百五十二。

[3] 元稹《重修桐柏观记》:“岁大和己酉,修桐柏观讫事,道士徐灵府以其状乞文于余。”

[4] 《集古录目》:“《修桐柏宫碑》,浙东团练观察使、越州刺史元稹撰并书,台州刺史颜颙篆额。……碑以大和四年四月立。”转引自罗时进先生《唐诗演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