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外名著 > 三国史秘本最新章节列表

第211页

去年正月,曹操受到了献帝的特别礼遇——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是君对臣的极高礼遇。赞拜不名,是说天子不直呼曹操名字,而敬称他为“丞相公”。入朝不趋又是什么意思呢?文武众臣皆听命于天子,一旦进宫,进前和后退都必须小步快跑,大摇大摆地闲庭信步是不允许的。但是,曹操在天子面前不必小跑,可以堂堂正正地昂首阔步。剑履上殿——文武大臣上朝之时,剑必离身,靴必离足,而曹操则允许佩剑、穿靴上殿。这是汉高祖刘邦赋予开国功臣萧何的特权,有这种身份的人几乎可与天子平起平坐。到了东汉,外戚大将军梁翼也曾得到这样的礼遇,但他之后很快就没落了,最终落得自杀身亡的下场。

得到这样接近天子的地位,意味着危险的临近,所以辨别敌友十分必要,然而荀彧死了,曹操感到无比失落。现在他起用王粲来担此重任。曹操召见王粲,所有人都会以为他们只是探讨文学。两人确实热衷于探讨各种文学问题,但不限于此,曹操其实把王粲当作了机要秘书来用。此刻,王粲前来报告说:“箭已集齐。”为了进攻濡须的孙权兵营,自十月开战以来箭支消耗过多,导致军中的储备不足。虽然紧急调度了一些,还是耽搁了数日,现在才刚刚运到。

“进攻吗?”曹操又自言自语地说着,站起身来。

时值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号称四十万的曹军步兵和骑兵,开始攻打孙权位于江西的兵营。长江在这一带向东北方向拐了一个大弯。右岸,也就是南京方面称作江东;左岸,濡须方面称为江西。但并不是现在的江西省。到了这一时期,曹操的水军也变得相当强大了。曹操在邺城挖了巨大的人工水池,努力训练水军。而且驻扎在合肥的军队也在巢湖及其水系的各处进行水战演习。不过,与孙权军相比,曹操的这批部队当然还称不上是纯粹的水军。“尽可能在陆地上打击敌人。”有了赤壁战败的前车之鉴,曹操打算尽量避免水战。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濡须的营寨。

孙权的水军当然不会总是漂泊在水面上,毕竟需要补给食物和水。为此,孙权也在陆上建立了基地,其中最大的当数濡须营寨。这个营寨是东吴名将吕蒙营建的。孙权的幕僚们并不赞成在陆地上建起过大的基地。

“我们上岸去攻打敌人,把脚洗干净了就可以登船,用不着陆地上的落脚点,尤其是那么大的营寨,简直徒劳无益。”这样的反对声十分强烈。

“战无百战百胜,总会有遭到敌人追击、被逼肉搏的时候。要是离水边太远时怎么办?陆上的大营寨是必要的。”吕蒙反驳说。

“吕将军言之有理。”孙权赞成他的意见,下令在濡须修建了这座营寨。

有了巨大的营寨,东吴将士都想住进去,这是人之常情。特别是到了冬季,船上格外寒冷。于是,孙权的水军轮流上岸住进濡须营地。

曹操一直盼着对方陆上营寨人数增加。“是时候了!”确认了江西陆上营寨的指挥是东吴都督公孙阳后,他立即命令全军发动总攻。这是一场陆地战,曹军游刃有余。“冲!”曹军大将曹洪在马上奋力嘶吼。

公孙阳的大本营慌忙放下都督大旗,但早已被曹军发现。这一日,偷袭江西营寨的三万曹军铁骑,都集中兵力对大本营发动了攻击。公孙阳想逃走,可惜为时已晚。曹军毫不顾忌两边的兵营,直接冲向都督所在的中军帐,将那里围了十几二十层。“事已晚矣!”公孙阳拔出佩剑,朝自己的胸口刺去。然而,他的手腕却被紧紧地抓住了,力量大得惊人。

公孙阳动弹不得,只好抬起头来。“什么人?”公孙阳问道,不过他已经认出了那人,两人见过面,只是如今那人的鼻子下面蓄起了胡须——他是河南到淮水一带闻名遐迩的侠客领袖、现任曹操近卫队队长许褚。

“还用问吗?”许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