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之前,在前面领路的去卑,到了门口的时候忽然回身说道:“看上去你竟然半点都不惊讶啊。”
“是不惊讶。我已是一个死过一次的女子,哪里还会有惊讶。”文姬答道。
“死过一次?”
“在船上的时候,有箭穿过了我的胸口。”
“什么!在船上的时候?”
“士孙瑞大人的背上,不是中箭了吗?我当时坐在他的身后,若不是有箭穿过了我的胸口,又怎么会落到他的背上?”
“是吗……”去卑也不想再作什么分辩。正是他偷偷将毒箭插在了碍事的士孙瑞背上。虽然他的手法很快,但还是被文姬识破了。
第二天于扶罗病故,弟弟呼厨泉接任单于。去卑为右贤王,少年豹儿为左贤王。
作者曰
关于献帝东归的几场战役,其进度很难切实把握。根据《后汉书》记载,因白波黄巾与匈奴的援助而大胜的“曹阳之战”,发生在十一月的壬申日。正是冬至的前一日,即农历十一月五日。而献帝一行战败之后离开曹阳是在十二月的庚辰日。但是,不管怎么计算,都不应该是十二月的庚辰日。庚辰是壬申的八日之后,应该是十一月十三日才对。也就是说,十一月可能被误写作了十二月。《资治通鉴》中写的是十二月庚辰自曹阳出发,如此算来就是十二月二十四日了。在曹阳这样一个狭窄的山间谷道宿营四十八日,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如果非要说是十二月的话,那一定是将辰误写为申了。(译者按:《资治通鉴》中没有“十二月庚辰自曹阳出发”的记载,倒是《后汉书》中写到“十二月庚辰,车驾乃进”。怀疑作者将《后汉书》误写为《资治通鉴》了。)《后汉书》中,有不少历法记载错误的地方。同样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也有将十二月一日写成庚辰的地方。
曹阳大胜之后的长时滞留,看起来应该只有八日左右吧。渡河抵达安邑的日子,《后汉书》记为十二月乙亥,然而这一年的十二月没有乙亥日。不管怎么说,乙亥已经是第二年了,而次年正月,献帝已经在安邑举行祭祀仪式了。考虑到乙字与己字很容易混淆,笔者以为,这里有可能是己亥写作了乙亥。若是己亥的话,那就是十二月三日了。当初遣数千民夫献上米粮的勤皇太守张杨,到达安邑的时候是乙卯,即十二月十九日。依照己亥推算,应该讲得通了。
曹阳大胜——十一月五日。大败——十一月十三日。达到安邑——十二月三日。
《后汉书》中的错漏不单是历法,其他地方也有不少问题。《本纪》中称去卑是左贤王,到了列传里却又说是右贤王。右贤王是正确的,左贤王是豹。蔡文姬成为左贤王的妾,十二年后由曹操出钱赎回。文姬在匈奴生了两个儿子。南匈奴出了刘元海这样的大文人,据传是豹之子,或许是受了文姬的影响吧。《三国演义》中,关于驰援献帝的人马,只写到了白波黄巾军,并没有提南匈奴去卑的名字。
讲谈本中对于黄巾军的记载也有轻描淡写的地方。譬如书中写到,白波黄巾军的猛将胡才在与李傕等人的联军混战中战死。然而前文已经说过,胡才到安邑的时候依然活着,还被天子封为征东将军。
胡才是之后因遭人怨恨被杀的,并非战死。在封建思想之中,曾经造反的人不能被封为征东将军吧。讲谈本的作者考虑,还是让胡才在受封征东将军之前被杀的好,反正过后不久他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