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起那件事我就浑身发抖。”貂蝉抱紧了吕布。
“别怕,不用怕。”
“不,不……”貂蝉拼命摇着头,“我害怕!只要他还在,就算大人告诉我一百遍‘不用怕’,我还是会害怕……我害怕!”她的嘴唇不停地颤抖着,后来都发不出声音了。
“只要他还在吗……那就是说,若是不在了,也就不怕了?好……只要他不在了……”吕布自语道。
貂蝉还没有从恐惧中平复下来,她好像并没有听见吕布说什么。吕布只是自言自语而已。
“是了……他不在就行了……”吕布压低了嗓子反复念道。不知不觉间,“不在”这个词变成了“杀”字。
四
只有吕布,才敢说出来。换作一般人,也只能在心底对自己说说而已。因为人们连生活的苦痛都无处倾诉。
古时的史书中从不详细记载百姓的生活,有关大人物的记述却不惜笔墨,百姓的生活被隐藏在他们的背后。
当时的洛阳、长安等地,到处都建有铜像和铜马之类的东西。在铜还是制作武器的材料的时代,一统天下、缔造和平的人总要搜集武器熔化之后铸成铜像,作为和平的见证。然而,史书中却记载董卓毁坏了所有的铜像,董卓此举是何目的?原来是为了铸造铜钱。而且,他还将之前市上流通的铜钱“五铢钱”全部回收,之后铸造更小的铜钱。新铸的铜钱徒具形状,表面既无文字又无铸印,是相当粗制滥造的铜钱。董卓铸造了大量这样的东西。
“于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三国志》有如此记载。钱币无法流通使用,百姓的生活因此受到破坏。史书中寥寥数语,足以使我们想象当时人们生活的困顿。然而,当时的平民却连议论一下自己生活困苦都不行,否则便被安上一个“诽谤政治”的罪名,立即被处刑。
不堪忍受的民众揭竿而起,可惜他们都是平民,不是士兵,也没有什么组织可言,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刚才提到在宴席之前处刑的众人,大概就是此类叛民吧。但“反董”的势头没有因为镇压而屈服,不断地蔓延开来。
尽管极端恐怖的政策可以勉强维持自己的地位,但“反董”这股无声之声却早已传遍天下。一旦时局骤变,董卓一派必然无路可逃。
被视为董卓派大人物的蔡邕,一直在寻找机会逃出长安,就算逃到兖州也行。他与堂弟蔡谷商议的时候,“兄长相貌不俗,且又广为天下所知,恐怕很难逃出长安。”蔡谷如是说。蔡邕只得打消了念头。
迁都长安以来的一年间,董卓又攻回洛阳附近,与关东诸将展开拉锯战。董卓不在长安的时候,一切政务均委托给司徒王允处理。因此,王允也是董卓派中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