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最新章节列表

第101页

第三则词话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这三则词话的评说同样出于自由联想,但仔细看来却各有不同。王国维在第二则词话中说他所讲的不见得是作者的原意,这是相当客观的;可是在第一则中他却十分肯定地说别人都不是“解人”,只有他才得到了作者的真意。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要看李璟的全首词: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这是一首写思妇怀念征人的词,上片写的是思妇看到秋天的景色就想到自己的憔悴衰老,因此不忍心再看。下片是说她梦见了丈夫,醒后才想到丈夫还远在鸡塞之外,于是就起来吹笙。小楼的闭锁、四围的寒冷、玉笙的珍贵,都突出表现了思妇的孤独、寒冷和情意的缠绵。结句是“倚阑干”,“倚阑干”时看到的是什么?还是那“不堪看”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冯延巳和王安石都曾称赞过这首词里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他们的眼力一点儿都不错,这两句写得确实很好,而且这两句所写的情意正是这首词的主题所在。其中那深微幽隐的感情是隐意识的,是一种不自觉的流露。就李璟这一首词而言,写思妇的感情写得最好的地方是“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那是不错的;但如果从它所传达的感发生命而言,给人最强烈的感动的却是头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西方的新批评学派注重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形象和文字的质地,以文字的质地而言,这第一句如果改为“荷瓣凋零荷叶残”,意思完全一样,但效果就大不相同了。而所谓“言外之意”是要靠文字传达的:“菡萏”出于《尔雅》,这个词比较古雅;“翠”字可以使人想到珠翠、翡翠;还有“香”字所表现的馨香和芬芳——它们都能给人一种珍贵、美好的感觉。而这些美好的东西却结合了“销”和“残”两个动词,于是就造成了一种效果——传达了世间美好的东西同归于消逝和残破的短暂无常的悲慨!这头一句还只是菡萏和翠叶本身的消逝,而“西风愁起绿波间”则是说这美好而短暂之生命的整个生存环境,是如此的凄凉和动荡不安!就作者而言,“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可以说是南唐中主李璟写这首思妇怀念征人之词时的显意识;而当时南唐这样一个小国,进不可以攻,退不可以守,朝不保夕,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则是南唐中主的隐意识。他的这种隐意识无意之中流露在写思妇的这首小词中,这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与这首词中所写的思妇的悲慨暗中有相合之处。王国维正是掌握了这一感发的生命的本质,所以说那开头两句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而且敢十分肯定地以“解人”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