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最新章节列表

新获莲叶形大花缸,喜赋。

莲露凝珠聚海深。石根萦藻系初心。红蕖留梦月中寻。  翠色洁思屈子服,水光清想伯牙琴。寂寥天地有知音。

2001年,沈先生又计划再创办一个产业,所得利润用于从事文化事业。我得知此事后写了一首《金缕曲》,前边写了小序:

澳门实业家沈秉和先生热心中国文化,雅爱诗词,自谓早在七十年代初即曾因偶阅拙作有所感发,去岁澳门大学举办国际词学会议,筵前初识,即慨然捐资人民币百万予南开大学我所创设之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为推广诗词教学之用。近日沈君又计划更创新业,其意愿固仍在以盈利所得为从事文化事业之用也。沈君才质敏慧,经常撰写文稿在港澳报刊发表,间亦写作小诗,其文笔诗情皆有可观,性嗜饮茶,一杯在手,神游物外,虽经营世务而有出世之高情,其资秉志意皆有过人之处,因为此词以美之。

记得初相识。正濠江、词坛高会,嘉宾云集。多谢主人安排定,坐我与君同席。承相告、卅年前日。偶阅拙篇兴感发,似云开、光影窥明月。百年遇,一朝夕。  陶朱事业能行德。况端木、论诗慧解,清才文笔。倾盖千金蒙一诺,大雅扶轮借力。看天海、飞鹏展翼。偏有高情尘世外,伴明灯、嗜读茶香侧。多少意,言难说。

我在南开这二十多年,南开大学各方面的领导和友人们给了我很大帮助,我在国内外的家人们对我所做的一切事也都非常理解和支持。在这里要特别提到我的小女儿,她不仅支持我所做的一切,在各方面给了我很多协助,还给了我一个宝贵的建议:她认为对中国古典文学人才的培养,等到了大学和研究所时才开始注意,已经太晚了;她认为如果想真正能培养出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和古典文化有兴趣和有修养的下一代,实在应该从一个人的童幼年时代开始才好。其实我自己个人近年来对这件事也有了同样的想法和认识,小女儿的话不仅更使我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增加了我要在有生之年在这方面做出一点贡献的决心。我曾经与友人合作编印了一册教儿童学古诗的读本《与古诗交朋友》,也应邀在很多地方做过教儿童古诗的示范教学。这种教学往往因我个人的忙碌,而不能持之以恒,每次教学的反应虽然都很好,但每当事过以后无人为继,使得我的努力都归于徒劳。正如投石于水,投入时虽也可引生一些涟漪,然而涟漪静后石沉水底,便了无踪迹可寻了。后来我在台湾姚白芳女士的帮助下做出一套教儿童学古诗的录像在台湾出版了,我希望能借此唤起负责教育方面的人士的注意。如果能够在幼儿园中设一个“古诗唱游”的科目,以唱歌和游戏的方式教儿童学习吟唱古诗,持之以恒,对于儿童们的文化品质的培养和提高,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方面,资助我们所盖楼的蔡章阁先生也与我有同感,他还提议除了古诗以外,希望研究所能编一本教青少年学习《论语》的读本。这本书已经由南开大学的冯大建编写完成了,书名是《论语百则》,每一则都做了中英文的说明和翻译,受到孩子们家长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