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最新章节列表

寒入新霜夜夜华。艳添秋树作春花。眼前节物如相识,梦里乡关路正赊。  从去国,倍思家。归耕何地植桑麻。廿年我已飘零惯,如此生涯未有涯。

“寒入新霜夜夜华”,哈佛大学9月就开始结霜了,天就开始冷了。“艳添秋树作春花”,我在台湾是看不到红叶的,在美国可以看到很多红叶。而且我在哈佛大学东亚系二楼的办公室,窗外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枫树。你就亲眼看到这棵枫树的叶子一天一天地变红了,像春天的花一样。“眼前节物如相识”,我说眼前的季节,这地上的新霜、这树上的红叶,这些景物我是认识的。因为北京的地上也会下霜,北京的树叶也会变红,可是这些景物台湾没有,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见了。“梦里乡关路正赊”,可是我的故乡还在梦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从去国,倍思家”,从我离开了祖国以后,我说的祖国当然也包括台湾,台湾是中国的土地。当然我在台湾也怀念祖国大陆,但是我离开了台湾就更加怀念大陆了。因为我以为到了美国就可以回大陆去了,可是还不能回去。所以我说“归耕何地植桑麻”,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不是说“但道桑麻长”吗,我不知道哪一年才可以归去。“廿年我已飘零惯”,是说从1948年离开故乡,二十年来我已经习惯了飘零。“如此生涯未有涯”,是说我像这样在海外漂泊的生活不知道哪一天才算结束。

70年代摄于哈佛燕京研究室

这一年暑假海先生继续研究陶渊明,我自己又找了另外一个题目研究,就是《对常州词派比兴寄托之说的新检讨》。这是为1967年寒假将在贞女岛(Virgin Islands)召开的一个会议做的准备。这个会议的主题不是讨论文学本身,而是讨论文学批评。以前我写的都是对诗歌本身的批评和欣赏,不管是李商隐的嫦娥诗还是温庭筠的词,不管是杜甫的诗还是陶渊明的诗,我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作品本身。可是这次要开的会议是讨论中国文学的批评,我既然喜欢诗词,那我就选了这个关于诗词评论的题目。这是我研究方向的又一个转变。这篇论文也是海先生协助我翻译的。

这次已经是我与海先生的第二次合作,我们已经很熟悉,所以在讨论问题时,我们也就能够更加坦诚相对,遇有不同的意见也互相争论,这样就更增加了共同研读的乐趣。那时哈佛大学东亚系跟燕京图书馆在一栋楼里边,我跟海先生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二楼上,各有一间办公室。我的办公室窗外都是非常漂亮的很高大的枫树,朝暮阴晴各有不同的光影,我来时正好是夏季,窗前是一片浓密的树阴,每当我抬头一望,就可见到一片翠色的繁枝密叶,随风起舞。秋天来到以后,这一片翠色被逐渐染成一幅红黄相间、色彩缤纷的图画。到了冬天,树叶落尽,枝干上积满了晶莹的白雪,真是美不胜收。

因为有海先生的缘故,大家都对我很好。我不但有办公室的钥匙,还有图书馆的钥匙。那时我正在研究王国维,真是整天都在图书馆里边。我自己的生活非常简单,早晨吃两片面包就去上课,中午就做一个三明治,我再多做一个三明治就是我的晚餐。当地的老师一下班就回家了,海先生也是下班就回家吃饭。每天下班以后,整个图书馆常常就是我一个人在里边看书。晚上回家我出来时,要一个一个地关灯。因为我整天都在写王国维,当我从黑暗的通道走过的时候,竟然常常会觉得王国维的精魂似乎就徘徊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