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稿甫毕,复想到章太炎为《明遗民录》所作序中的钩沉,觉得有些话题意犹未尽,而添足于此。
章氏首先指出,遗民思想源于孔子,然后点出个中缘由:“彼孔子者,殷人也。”
当是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有一二士(即伯夷、叔齐)焉,义不食周粟,武王不得而臣,而孔子心仪之矣,何也?彼文王者,西夷人也。孔子著《春秋》,严夷夏之辨,有能攘夷狄者,孔子予之。[97]
这既是有趣的知识,也提醒人们“遗民”话语具有历史的属性,是随历史一起发展演变的。
从孔子起,到明末清初以至现代,遗民心态及现象一直与中国知识阶层相伴,成为一种特殊文化资源,意蕴繁驳,头绪多端。兹信手拈来数点:一、文化归属感;二、忠义、自洁等操守;三、狷介人格;四、不合作立场或对现实之拒绝及怀疑;五、历史观;六、抱残守缺的美学态度……凡此,皆关乎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及伦理之独有根基,而与西方知识分子碍然有别。且举一例,当代史学巨子陈寅恪,毕生所著,以一部演述明遗民的《柳如是别传》作结,意味便极深长。总之注意和了解遗民现象,对回视、认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实有见微知著之效——在全球化的现时代,或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