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传记 > 林肯传-唐纳德【名人传】最新章节列表

第十一章拉开内战序幕

自从萨姆特堡的枪声响过之后,部队就开始往华盛顿调集。同盟方在弗吉尼亚的亚历山大驻有1500人的部队,距华盛顿仅有几英里之遥。这使得华盛顿的人感到非常不安。在马里兰州,脱离分子破坏铁路、切断通信线路,把首都与外界隔绝起来。按道理讲,马萨诸塞州、罗德爱兰州和纽约的部队应该到华盛顿了,但是,一天天过去了,却不见踪影。林肯绝望地叫起来:“怎么搞的,他们还没来?干吗还不来?”

在距华盛顿不到40英里,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脱离分子袭击开往华盛的部队。他们拒绝联邦部队从他们的城市经过。对此,林肯大为恼火,他愤怒地说:“先生们,你们百般来向我要和平,却丝毫不去指责向我们发动战争的人。你们惧怕流血,却对在弗吉尼亚和其它地方筹划占领这座城市的人袖手不管。叛军攻打萨姆特堡,你们却袭击前来保卫政府、保卫首都人身和财产的部队,竟然想要我毁掉诺言把政府恭手交给对方。这丝毫看不出任何华盛顿精神、杰克逊精神,也谈不上半点勇气和荣誉感。我无意去侵略南方,但必须有部队来保卫华盛顿的安全。我们的军人不是小鸟,他们没有翅膀,不能从天上飞,除了从陆地上过去外别无他路,而且他们非得过去不可。”

7月4日国会开会。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概述了萨姆特堡垒事件的前后经过,从堡垒怎样受到炮击讲到它“甚至没等给养送到”就陷落了。咨文有力地强调了这些问题 :“在一切共和国中,难道会有一种先天性的弱点吗?……难道一个政府要么必须强大到限制自己人民的权利,要么就弱小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吗?”除了使“政府全力作战”之外,别无他路可走。林肯的咨文建议“为了使这场战争速战速决,你们应提供法律手段,至少应批准招募40万人和拨款4亿美元”。这时,雷鸣般的掌声淹没了国会大厅。

总统接着又问,南部的行为究竟应当称为“脱离”,还是应当称为“叛乱”?他说,这一行为的煽动者们是懂得这二者的区别的 。“他们知道,如果他们直接对抗人民强烈而高尚的感情,便寸步难行。因此,他们一开始就阴险地蛊惑公众的心灵。他们杜撰了一种巧妙的诡辩……声称联邦的任何州都可以按照国家宪法的规定,合法地并和平地退出联邦,不需要联邦和其他任何州的同意。他们还说,这种脱离的权利是为正义的事业才行使的,而这种事业是正否义,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判定,这种脆弱的遁词未免太不高明了,简直不值一驳。30多年来,他们就一直这样把叛乱裹上糖衣,拿来毒害他们那一地区公众的心灵;结果在他们有一天纠集了一群人上演了一场使本州脱离联邦的荒诞无稽的闹剧之后,才使得许多善良的人也情愿拿起武器来反对政府,而在这一天前,这些善良的人本来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一旦他们看出这样做是勾销债务或达到其他自私或非正义的目的的最简易的办法,那么按照他们的一贯做法,他们也一定会闹分裂的”。

这篇咨文是一篇为当事人所作的辩护词,是一封给美国人民的公开信。北部报刊对它比林肯的其他任何言论表示了更大的赞赏。

1861年7月6日,陆军部长凯麦隆向林肯报告,志愿兵已有64个团,每团900人,加上正规军1200人,正在华盛顿周围集结待命,北部各地招募的兵员总计已达225000人。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之一,林肯就是这支军队的统帅。他在致国会咨文中为这些志愿兵感到无比自豪,并要全世界都知道:“现在政府手里已经有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这是前所未有的,这支军队中没有一个士兵不是自愿地站到自己的岗位上来的。”

庞大的军队建立起来了,人民要求对敌开战的呼声也更加高涨。虽然这支数目可观的军队是仓促之间聚集起来的,需要一段时间训练才能具有战斗力,但是大家不管这些,他们早已急不可耐地要惩治叛乱分子和侵略者。林肯及其内阁成员作为政治领导人,顺应了全国求战的呼声,并考虑到第一批役期3个月的志愿兵即将服役期满,便决定对敌开战。从此,战争的风云便在这块土地上开始了。

1861年7月21日,麦克递尔率领3万联邦军队,冒着夏日的酷热跨过布尔河,对距华盛顿15英里的同盟部队发起了攻击。人们指望在北方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能一举获胜。

这支部署在弗吉尼亚马纳萨斯的南军,由博雷加德将军指挥,部队营地就在布尔河畔。另外还有一支南军驻扎在谢南多亚河谷那边,指挥官是约翰斯顿将军。两军相距不远,彼此呼应,可相互支援。结果,在北方部队发动攻击前,约翰斯顿的部队主力已成功的与博雷德加部队会合。

这次交战两方都是缺乏训练的部队。当北军惊奇地发现对方人数比自己多时,立刻丢盔弃甲,望风而逃。

当夜,总统坐在白宫听那些前往观战的人回来谈论战况。这些人本想看到北方部队大获全胜,于是纷纷乘着马车亲临战场观战。结果看到的却是联邦部队大败而回。

第二天,各种报告显示,战败的后果不像人们一开始认为的那样糟糕。华盛顿处在波托马克河的北岸,对岸是弗吉尼亚。在弗吉尼亚一侧岸边,北方曾构筑堡垒以保护华盛顿。如今这些堡垒仍在北方手中。

显然,南方也无力在布尔河战斗后乘胜追击。在意外地获胜之后,约翰斯顿坦白承认,北方部队由于战败而瘫痪散乱,而同盟军虽然战胜了,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对于北方来说,布尔河之败也是件好事。愚蠢的争辩和抱怨少了,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更加一致了。在南方,布尔河一役的胜利使人们兴高采烈,滋长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许多士兵以为仗打赢了,开始打道回府。同样,政客们相信,这次胜利会使同盟一方赢得欧洲的支援。

林肯发现,需要换掉麦克递尔,代之以高明一些的将领来指挥部队,所以,布尔河会战的第二天,他就请。进乔治?布林顿?麦克累伦。

这位新指挥官35岁,年富力强充满自信且精力过人。他毕业于西点军校,参加过墨西哥战争,在克莱米战争中做过军事观察员,素以带兵有方而为人称道。但他的能力、所受的训练以及经验,都弥补不了他的一大缺点,那就是过于谨慎。除非他认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否则就不愿投入战斗。他在笔记中这样写道:“一旦我觉得部队训练好了,兵强马壮了, 我就前进。”还有“我确信明天”,他总是希望“明天”。

不管麦克累伦有多大的缺点,他在把军队组织成一支有力的战斗队方面是卓有成效的。新兵都要经受严格的训练,为进攻作各种各样的准备。截至年底,北方拥有了一支配备良好,人数达17万的部队,随时听候指挥。

在北方,人们对一支新的部队需要训练这一点是理解的。他们耐心地等待着。然而,秋天到了,“沿波托马克河一带没有丝毫动静”。大家开始不满,并向总统施加压力,命令麦克累伦投入战斗。总统敦促这位将军在冬天到来不能打仗之前发动进攻。可是,麦克累伦并不着急。兴许,他一开始本就准备等到来年春天。就这样,1861年已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