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和光绪签署。卜力敦促他改变主意,“以保证维持南方的和平与安宁”。 李鸿章婉言拒绝,并“转守为攻”,宣称广东和平的主要危险来自香港,力
劝卜力禁止颠覆分子利用香港作为基地。
李鸿章对广东问题没有多大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猜测在对中国未来的统 治者的选择问题上英国的意向如何。他特别问道:“英国希望谁当皇帝?”
卜力回答说,如果光绪皇帝对以他的名义所做的事情没有责任,那么,英国 对他“在一定条件下”继续进行统治是不会反对的。李鸿章认为,如果只有
德国公使被义和团杀害,列强就无权决定谁来当皇帝,倘若所有的公使都被 杀害,列强就可以合法地进行干预,并宣布“我们要立一个皇帝”。他问道,
假如发生这种情况,“列强将会选择谁?”他推测列强将选择“一个汉族人”。 在这里,李鸿章暗示,如果列强决定用一个汉族统治者来代替满族统治者,
他本人是愿意的。卜力回答说,列强“大概会征询他们所能找到的中国最强 有力的人的意见,看怎样做最好。”李鸿章在透露了他的政治野心之后,就
① 《卜力致张伯伦》,1900 年 7 月 13 日,殖民部档案,第 129 组 300 卷[46],转引自史扶邻:《孙中山与 中国革命的起源》,第
175 页。
②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第 214 页。
说不管慈禧有什么过错,她“无疑是中国最有能力的统治者”。但是在伦敦, 英国殖民部却根据李鸿章与卜力会谈记要断定李鸿章“不是不乐意当皇帝”。
事实证明,李鸿章无意冒险搞什么“两广独立”,而是“正准备扮演他 将来在北京的角色,即充当中国的和平使者,或是它的新统治者。”①但有迹
象表明,直到李鸿章临行前,刘学询仍积极参与策李活动,甚至不惜撒谎设 计。当李鸿章即将自广州动身的时候,何启的朋友、议政局议员韦玉曾经拜
访卜力,声称“和衙门有密切关系的著名中国官员”告诉他,虽然李鸿章不 敢无视皇帝的旨意,但如果有一个拒绝之而留粤的借口,他是欢迎的。这位
所谓“和衙门有密切关系的著名中国官员”的话,显然是不真实的,是出于 某种目的捏造出来欺骗卜力劝阻李鸿章的,而这位神秘的官员可能就是刘学
询。兴中会员陈少白也非常热衷,在本来毫无希望的情况下,还登上李鸿章 的坐轮,企图让随行的刘学询再次劝说。刘学询无可奈何地告诉陈说,李鸿
章“意甚坚决,无法劝阻”。18 日李鸿章自香港启程北上,“两广独立”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