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外名著 >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最新章节列表

第147章

施特莱斯曼,与其说他是作家,不如说他是演说家,他比哲学家实际得多。他崇拜德国的心情比拉特瑙受到更严重的摧残。直到战争晚期,他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德国派。他受到的震惊竟如此强烈,以致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了自己的信念,从而他成了一小部分德国人,从崇尚武力到崇尚法治的自我改变的最好例子。他1925年在卢卡诺取得的成就,以及为争取再次建立世界信任而取得的成功,这些都是因为世界理解了他的象征性的使命而取得的重大胜利。正是这位施特莱斯曼在正式条文提出前五年,成功地说服了法国人自愿从莱茵地区撤军。他在对方找到了一位与自己有着同样良好意愿的人;而他与勃兰斯的对话,就像令人罕见的北方隆冬季节偶然出现数小时明媚的阳光。

贪婪的容克地主——丑闻的威胁——布吕宁——一帧镶着银框架的照片——纳粹的兴起——希特勒蛊惑人心的策略——共和国的消失——不光彩的结局

美国和其他国家提供的数万亿贷款给德国带来了一片兴旺景象。与此同时,人民以不信任的口气提到两位美国人道威斯和扬的名字,商人则对其轻视嘲笑。少数勇敢的德国人公开指出当时的形势已面临崩溃破产。世界经济的互相依赖,节省劳动力的新机器的问世,欧洲的动荡不安,以及德国商业界的不团结,这种种现象,在短短的几年内动摇了德国人历史留下来的道德基础。

世界大战以前,德国从任何方面说,都不是一个贪污腐化出名的国家。在法国,人们往往可以在文件中塞进一张支票,以博得官员的好感或在文件上盖个图章,这在老普鲁士是行不通的。法国的大报刊是可以用金钱收买的,而德国的大报刊却是无法腐蚀的。官员和法官以及学者沿袭俾斯麦的传统,既贫困又脱离群众;至于容克地主,则是利用王室给予他们的特权侵占国家的财产。

到了威廉二世时代,军官向富有的年轻女人求婚,工业界和军界互相勾结在一起,彼此获利,相互联姻。普鲁士王室开始腐败。历史上侵略成性的游牧民族恣意烧杀掠夺。对德国高级官员来说,他们过去可以在征服城堡后,将猎获的皮裘、绘画、地毯送回自己家中去,但在俾斯麦的战争年代却是不可能的。这种现象在世界大战中第一次发生了,并且迅速彼此仿效,今天这些军官在法国洗劫一空,而且十分精于此道。

新共和国的领导人是不容易腐蚀的,他们不能对德国中产阶级中盛行一时的投机之风负责。这是作为整体德国政府的表现,将德国人的基本道德扫除一空。德国公民怀着好奇的心情注视着德国政府在国家破产之际,使用借来的数以百万计的美元,修建富丽堂皇的邮政局、市政大厅和体育场,这一点连富裕的战胜国法国也难以做到,他们不假思索是否也应该加以模仿。德国人追求的从来不单纯是金钱,往往更多的在于爵位、权威和复仇,特别是希望得到世界的承认。甚至今天德国人仍对财富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希望,因此他们的思想远要比其他国家更具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