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毛遂的一番话确实慷慨有力,直指问题的关键,更是鲜明的提出赵国亡下一步就是楚,而且秦楚世仇,不思复仇反而与秦为亲,天下所羞。合纵者为楚,非为赵也。正所谓“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考烈王亦觉耻辱,最后同意春申君带兵援赵。有人提出这是考烈王演给秦王看的一出戏,表示势非得已,其实想多了。合纵援赵,本身就是撕破与秦国的外交关系,这与演戏不演戏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次合纵以失败而告终,参与合纵伐秦的国家有韩、赵、魏、楚、燕五国,以楚考烈王为纵长,春申君黄歇执掌军事。五**队一直攻到函谷关。当秦军出动时,五国联军皆后撤,无功而散。此次战役是战国合纵抗秦的尾声,它不仅没有能遏制住秦的扩张,反使东方各国更趋瓦解。在失败面前,总会各有各的理由和抱怨,这也恰恰是列国合纵抗秦始终不能取胜的原因。列国间今日为亲明日为仇,秦国连横各个击破,不吝钱财权位,以诱惑各国权臣,导致其合也兴奋,其败也互怨。
鲁国就是在整个时期被楚国所灭,对楚国来说失之于秦,收之于鲁,楚国正式取鲁之地,并将鲁顷公迁封于莒,而以荀卿为兰陵令。此后六年,楚收回莒,将鲁顷公迁到卞邑,贬为庶民,八百年鲁国一旦绝灭。
韩、赵、魏、楚、燕五国合纵攻打秦国,楚考烈王为纵约长,春申君为主谋,由赵将临武君庞暖为大将。魏加认为临武君庞暖不能担当此任,因他曾被秦军打败过,心里仍有余悸,建议春申君换将,但春申君不听,仍由临武君庞暖率韩、赵、魏、楚、燕五**队攻秦。五国联军到达函谷关,秦国派强大的军队出关迎击,联军大败而归,考烈王归咎于春申君。
这次合纵抗秦恰恰是春申君命运的转折点。这之后春申君渐渐失宠,几年后考烈王一死,春申君也因为纠缠于国内的政治斗争被谋杀。一代兴楚能臣就此殒身,楚国也苟延残喘,很快就亡国绝祀,天下归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