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中岛敦研究:“越境”的文学最新章节列表

第一节 到朝鲜去

我们一家是后来到京城的,我们曾同住在位于青叶町的善邻商业(学校)附近。敦的家在商业(学校)的大门的对面,是面对右边斜坡边上的一排房子中的一幢,那是敦的第二位继母孝子嫁过来后又搬到大连去之后留下的房子。我记得那幢楼,有两间六铺席的卧室,然后就是四张半铺席和三铺席的实用的房子。敦和志津姑姑住在一起,他经常过我家来玩。

龙山位于距京城南边3千米左右的地方,面临汉江。汉江是李氏朝鲜五百年来从南部朝鲜一带运输贡米的唯一通道,所以,龙山自古以来就非常热闹。日本的居留民最先到此定居大约是在明治二十年(1887)前后。甲午战争结束之后,到朝鲜的日本人急剧增多。在汉城的日本人,从战中到战后的短短一两年时间就从848人增加到了1 839人,倍。随着市区人口向郊区移动,位于郊外的龙山的日本侨民也开始慢慢增多起来,在1885年11月,在龙山设置了“总代役场”,到1897年年末,居留民数量达到35人。

龙山位于京釜线上,分为西北方向的旧龙山和东南方向的新龙山。自1896年签订《韦伯·小村备忘录》之后,以保护日本人居留地为名目,同意日本可以在朝鲜驻扎军队。日俄战争期间,为了修建军用铁道,部队开始进驻此地,及至1905年,军方强制收购多达1 000万坪(平方米)的土地,将该地完全军事基地化了。军队与铁道成为新龙山发展的两大基石。日俄战争之后,在龙山设有军司令部及其他重要的军事机关,人口急剧增长起来。与旧龙山缓慢的发展不同,新龙山发展很迅速。总之,龙山与日本军部有着紧密的关系。事实上,其军事背景也出现在中岛敦的小说《有巡查的风景——一九二三年的一个素描》(简称《有巡查的风景》)中:

在汉江的天桥上,坦克不可一世地轰隆隆地碾过。在永登浦的沙滩上,龙山师团的士兵们的枪刺发出蓝光,在严寒的冬日里熠熠生辉。在沙滩上,每天晚上都会撑起夜间演习的营帐,烧着熊熊的篝火。

关于中岛敦曾就读过的京城中学,其历史要追溯到日俄战争之后。

日俄战争结束后,大量的日本人涌入朝鲜。在日本居留民激增的背景之下,在朝日本人子弟的教育也成了当务之急。1906年在釜山,1907年在汉城(即京城),1908年在仁川相继开设了高等女子学校。1909年,京城居留民团立京城中学成立。京城中学的临时校舍是由亲日团体“一进会”提供的,是原来的独立馆。第一年,学校同时招收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入学的学生数合计159人,很多学生都是在统监府工作的员工子弟。

京城中学正式的校址位于庆熙宫旧址。庆熙宫曾是李王朝的王宫之一,被朝鲜总督府强制拆掉后充作了京城中学的校舍。对此,中岛敦在其早期习作《在游泳池边》中有所提及。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京城中学也随之关闭。后来,该校改名为首尔中学,是今天的首尔高等学校的前身。(首尔原称京城或汉城)如今,作为韩国著名中学的首尔高等学校已迁至首尔市郊,在原来的校舍处建立了纪念碑。原来被废弃的庆熙宫被复原,与首尔市立历史博物馆一道构成庆熙宫公园。

1925年3月,父亲中岛田人因为行政调整的缘故,从龙山中学离职。10月,中岛田人就职于“关东厅”立大连第二中学。中岛敦继续留在京城中学学习,期间寄宿在姑姑中岛志津家里。1926年4月,结束了在京城中学的四年学业,提前一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文科甲类,入住学校宿舍“和寮”第五号。

如上所述,中岛敦在朝鲜一共生活了五年半,对于一个处在青春期的敏感的少年来说,这段经历对他一定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

关于中岛敦在朝鲜的生活,通过他当年京城中学的同学的回忆,能部分地加以还原。

比如,有同学回忆说:“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秀才。在四年级秋季的模拟考试中,国汉、数学、英语每一科都是两百分的满分,他的总分是598分,只是错了一个英语单词。”还有关于中岛敦在京城中学读书时的如下轶事:

中岛敦君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我们是京城中学时代的同年级同学,他是数一数二的了不起的秀才。另外一个秀才是稻本晃君。稻本君学习非常刻苦,而中岛敦我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学习的,给人的印象是他似乎没有认真学习过。

而文中所提到的稻本晃本人如下的回忆,更加坐实了少年中岛敦作为一个才子的形象:

在京城中学同学会上,直到现在,每每提到中岛敦君,别人总会说“你们两位都是不分伯仲的秀才,可是无论你怎么努力,也远不及中岛君”。事实上,在校四年期间,我们两人从来没有在一个班上,而且也没有和他亲切地交谈过。他每年都以学科平均九十四分的建校以来最好的成绩位居首位,所以,他每年都做第一班的班长。而我的平均分与他相比相差甚远,就被分到第二班任班长。我看见带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弓着背急急忙忙走路的中岛的样子,心想他一定是那种特别用功,擅长死记硬背、擅长理科的人。但听朋友说他是汉学家的孩子,在家看孩子,背上背着妹妹,早在初中一年级时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广泛涉猎汉和书籍。其文学素养深厚,是我辈难以企及的文学天才。从朋友那里得知,数学、物理等科目,他完全不用准备就能考满分,他就是这样一位兼具科学头脑和文学素养的古今奇才。所以,从初中时代起,我就对他抱有敬畏之感。

但是,中岛敦在朝鲜似乎过得并不幸福。1923年3月,第一位继母去世。一年后,又迎来了第二位继母。他和两位继母的关系都处得不好,这段灰色的经历,对中岛敦敏感、内向、孤独气质的形成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曾在他的小说《游泳池边》中有过曲折的表现。

作为在殖民地城市度过了数年时光的敏锐的少年,对在朝鲜的生活一定有着异于常人的独特感受。中岛敦在1929年6月1日发行的东京“一高”《校友会杂志》第322号上发表了《蕨·竹·老人》和《有巡查的风景》;1933年创作了《在游泳池边》,1934年4月创作了《猎虎》并应募《中央公论》的悬赏小说。这几篇小说尽管风格不一,但都是以其生活过的殖民地朝鲜为舞台,贯穿了他对于朝鲜一以贯之的视角。以下逐一对这些中岛敦早期的代表作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