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微微点了点头,他知道道衍和尚说得很有道理:“所以你才让我在府里豢养死士,而这些人便是日后我的助力!”
道衍和尚严肃地说道:“不只是王府里的死士,还有现在王爷手里握着的这些军队,趁着这个时候收买人心,让他们到时候还能够心甘情愿地为王燕效命。”
道衍和尚这是在未雨绸缪,为燕王的未来做算计。
燕王说道:“本王没少赏赐那些将军金银珠宝,想来到时本王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他们必不会退缩,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王爷此话差矣,这些将军可不是金银财帛就能够打动的,这些人虽然都是粗人,可是他们却很重感情,想要让他们死心塌地地效命于王爷那就得用心。”
燕王眯缝着眼睛,他在回味着道衍和尚这番话。
道衍和尚缓缓说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这道理王爷应该知道吧?”
燕王微微颔道:“我明白。”
道衍和尚微笑:“所以王爷要让他们由衷拥戴,而非是小恩小惠。”
燕王长长地叹了口气:“看来我还是做得不够啊。”
道衍和尚说道:“过两日寻个由头,王爷就请他们到府上来做客,逢年过节王爷也可去劳军,便是圣上知道也无妨,王爷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京城,养心殿。
余忠给洪武皇帝奉上了茶水,洪武皇帝的目光却仍旧是在手中的奏折上。
余忠退到了他的身后,洪武皇帝放下奏折:“有点意思。”
余忠并不知道洪武皇帝所指,不敢接腔。
洪武皇帝端起了茶杯:“燕王上折子说北边有些乱,要求增兵五万,北边真乱么,真有必要增兵么?”
余忠小心地回答道:“或许真有这回事吧。”
洪武皇帝摇摇头:“哪有这回事,要真有这回事朕又怎么会不知道。”
听洪武皇帝这么说余忠的心里暗暗吃惊,洪武皇帝这话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却说明了北边的事情他可是一清二楚,洪武皇帝足不出宫,究竟哪来的消息?便是他都不知道。
“更有趣的是朕那皇孙竟然应允了,你说是不是有点意思?”
余忠的心里也有些疑惑,他知道皇太孙与各路藩王素来不睦,皇太孙一直视各路藩王为自己登顶之路最大的威胁,皇太孙可是一心想着撤藩的,便是不能撤藩他也想要削弱这些藩王的权利,怎么会答应让燕王增兵呢?燕王可是藩王中最有资格继位的人。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余忠大着胆子说道。
洪武皇帝很满意地点点头:“你说得没错,这里面一定有文章。说不得是我那皇孙有什么把柄握在了他的手里。”
余忠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这是皇太孙的一种妥协?”
“妥协?没错,便是妥协。”洪武皇帝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并不是因为余忠说出这话而是在想到底皇太孙有什么把柄握在燕王的手上所以才会答应给燕王增兵。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
余忠说道:“陛下何不直接问个明白。”
洪武皇帝摆了摆手:“不必了,以此朕便会知道。”
“启禀皇上,附马梅殷求见。”一个小太监来通报。
洪武皇帝的眼睛一亮:“让他进来。”
梅殷进来磕头便拜,洪武皇帝再着慈爱地望着他:“梅殷呐,起来说话。”
梅殷站了起来,余忠给他看了坐,洪武皇帝才说道:“说吧,什么事?”
梅殷说道:“陛下,这是刚收到的消息。”
只见梅殷从身上取出一张纸片递到了洪武皇帝的手上,洪武皇帝看了一眼,脸色微变。
接着只见洪武皇帝将那纸片凑到了火烛上,那纸片瞬间便成了灰烬。
“怪不得允炆会答应他增兵。”洪武皇帝的声音有一些冷。
梅殷不说话,余忠自然也不说话。
洪武皇帝望着梅殷:“那道衍和尚没事吧?”
梅殷“嗯”了一声,余忠则又是一惊,他虽然没见到那纸片上写着什么,但他已经猜到了一定是皇太孙让人去刺杀道衍和尚事情败露,所以才会向燕王妥协。
洪武皇帝的神色缓缓舒展:“允炆糊涂,那道衍和尚岂是能够轻易招惹的,这回他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梅殷笑了笑:“估计这增兵的主意便是道衍和尚的手笔。”
洪武皇帝冷笑:“除了他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