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巧逞窈窕(二)最新章节列表

第71章 旧涧新流(四)

戴申不费吹灰之力夺了武威, 召集昔日部将,很出了口恶气。一顿酒喝得脸颊发烫, 他登上武威城, 缓缓呼吸着河西犹带硝烟余味的空气。

贪狼星照耀着广袤的土地,熟悉的山川河流, 他前所未有地笃定,这一仗一定会胜。

姚嵩带来一个让他扫兴的消息:姜绍叛逃,西川沦陷, 得知耶律渡江的打算,戴申宛如被兜头浇了一桶雪水,初战告捷的喜悦顿时烟消云散。

“太子亲自率军去秭归阻击,还能拖一段时间。”姚嵩道。

“庭望年纪还小,”戴申难免有些焦躁, “这边得速战速决了。”

“陛下要戒骄戒躁。”姚嵩语重心长。

“我知道。”戴申点头。

“还有件事……豫章王逃走了。”

“逃走?”戴申愕然。

“陛下宅心仁厚, 但难保有别的人想要他的命。”姚嵩笑眯眯。

“是茂英?”戴申暗自猜测。

“兴许是, 兴许不是。”姚嵩跟随戴申走回衙署,酒席散尽,堂上寂静无声, 他添上灯油,踞案沉思了片刻, 姚嵩道:“豫章王废人一个, 是生是死不打紧,只是他莫名其妙在岭南失踪,清原长公主和他情同手足, 怎么能不怀疑?她但凡一怀疑,温泌还有安生日子过吗?”

戴申顿悟,“你说,把这事栽到温泌头上?”

姚嵩笑道:“豫章王自己揭破萧劼的身世,温泌怎能不怀恨在心?况且陛下你不把此事推到他头上,恐怕他要先推到你头上,借此大兴所谓正义之师了。”

戴申颔首:“就照你说的办。”

秭归来的消息,给双方营寨都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果然不出姚嵩所料,耶律以戴申加害豫章王之名,痛斥其残暴无道,大军所向披靡,戴庭望且战且退,最后固守扬州,耶律围城两月,毫无寸功,不得已偃旗息鼓,戴申得知了消息,一颗提起的心暂且放了下来。姚嵩手持一封书信,满面喜色地闯入室内,大声道:“陛下,你看这是什么。”

戴申“哦”一声,将信取出,还未读完,姚嵩已经等不及揭晓了,“这是温泌给晋阳的信,途径秦州被清水县丞所获,以此来向陛下邀功的。”

戴申看到一半,猛然起身,“韩约伤重?”

“正是。”姚嵩笑道,“怪不得温泌最近都没有动作。他在信里命杨寂在晋阳择选良医,速往陇右为韩约疗伤,看来这次韩约不死也得去半条命。”

戴申一扫郁卒之气,振奋道:“这岂不是千载难逢的决胜良机?”

“陛下莫急,”姚嵩按住戴申,“我有良策,可兵不血刃克敌制胜。”

戴申催促他,“快说。”

“晋阳此地,既有京都来的前朝旧臣,又有范阳来的温泌下属,两派明争暗斗,人尽皆知。再有豫章王失踪一事,清原长公主和杨寂怕早已势成水火了。他们到现在还能勉强相安无事,不正是因为温泌?要是温泌有个好歹……”姚嵩眼中精光四射,“晋阳一乱,所谓精兵强将,也如树倒猢狲散,不战自退了。”

戴申奇道:“伤的是韩约,不是温泌,于千军万马中取他性命,谈何容易?”

姚嵩哈哈大笑,“又何必要取他性命?陛下不知道这世上谣言最致命吗?”他挽起袖子,高声唤人送来笔墨纸砚,“我有一手绝活,陛下还没有见过呢!”

他伏案提笔,故技重施,模仿信上笔迹书写完毕,呈给戴申,“陛下能看得出不一样吗?”

戴申凝眸细看,满纸遒劲的字体,果然临摹得如出一辙,只是将韩约换成温泌,末尾又有温泌私印,任谁也看不出破绽。戴申大喜,选一名机警的士兵,扮做信使,快马加鞭,赶往晋阳。

曹荇接到信,惊得面无人色,又不敢声张,只悄悄将杨寂请来要跟他讨个主意。

杨寂亦是浑身一震,将信翻来覆去看了半晌,急传信使来问话,那信使将战场上情形一五一十说来,杨寂慢慢落座,心神不定地挥了挥手,命信使退下,“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怪不得战事停了两月,我心里总觉得不大妙。”

曹荇急得满地团团乱转,“这可怎么办得好?”

杨寂攥着手心的冷汗,定了定神,安排道:“先去择选良医,命他即日便赶往陇右。”不等曹荇答应,他忙道:“切勿走漏了消息。”

曹荇点头,“这我自然知道。”

“还有一事,”杨寂叫住曹荇,攒眉思索起来,“你容我想一想。”

普贤奴追着拂林犬进了假山的山洞。桃符与宫婢们拎着婆娑作响的裙裾,在洞口轻声呼唤。

吉贞坐在石案边,脸上有些淡。

固崇颤巍巍地在她身边躬身施礼,“殿下,豫章王之事有内情,殿下要为豫章王做主啊。”

吉贞沉默地看着袅袅晴光,回首时,眼角仍有些发红,“阿翁,冬郎现在下落不明,先找到他人再说吧。”

固崇用袖子拭泪,犹豫了一会,道:“但凡殿下肯求一求武威郡王,请他手下留情……”

吉贞道:“这事跟武威郡王又有什么关系?”

“岭南街头巷尾都在传,是武威郡王……”

“阿翁!”吉贞猛地拔高了声音,惊得固崇仓皇后退,抬头一看,吉贞秀丽的眉宇中微含愠怒,“现在河西正在打仗,你难道要我为这种没有影的事,召武威郡王回来兴师问罪吗?即便我要问罪,他会认吗?”

固崇深深叹口气,“殿下说的是,奴心系豫章王,一时情急了。”

“阿翁别急,”吉贞安慰他,“我已经命包忽里去四处打探冬郎消息了。”

打发固崇后,吉贞走回殿中,微风吹拂着落花飘过窗棂,落在素色的信笺上。她目光轻移,不禁将信笺拾起。这是两月前的书信了,温泌略略讲述了河西战况,仿佛不经意般,又提及晁延寿那名孀居的女儿是何等温柔体贴,简直是女子中的楷模。

一副沾沾自喜的嘴脸,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