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地主老爷都吃得好!
不干的是傻子!
于是重赏之下,很多佃农决定冒险试一试。
担心过不了,参加招工的都是家里的青壮,老弱妇孺什么的还是租了地在种,觉得这样更保险。
秦婠的农场就这么办了起来。
农工们只负责干活和拿钱,怕过不了试用期,一个个都是卯足了劲儿,而且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特别老实。
即便种的是完全没见过的古怪东西,他们也没意见。
等到作物下了地,秦婠又让人修养殖场,在里头养猪和鸡鸭鹅兔子什么的。
如今养猪的人不能说少,但是基本上都是家庭养殖,养得少,出栏也慢。
所以猪肉其实是不够吃的。
猪油就更不够吃了。
猪油可以制成香皂和蜡烛,可原材料不够,秦婠也只能想想。
她要想把老家的经济发展起来,总不能全靠从其他位面“进口”,必须得在老家把猪养起来。
农工们渐渐发现,他们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虽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干,可一天三顿都能吃干的,还能吃肉,每个月固定时间拿钱,从不拖欠。
哪有这样好的主家?
以前他们当佃农的时候,因为地里产出少,他们一家至少得种十几二十亩的地才能养活一家老小。
可一家就几口人,刨除掉老弱妇孺,青壮才多少?
哪里顾得过来?
当然,真正最忙的也就是耕种和收割的时候,平时除草捉虫什么的,老弱妇孺也能干。
所以他们这些青年在农闲的时候,为了挣点钱,只能去地主家或者镇子上做短工,去码头抗包给人当苦力什么的。
不仅特别累,钱还少,而且主家总会找各种理由来克扣。
吃的就更别指望了。
能够啃一口又干又刮喉咙的粗粮饼子都算是幸福的。
哪像现在?
他们每天都能吃得饱饱的,只要按照要求干活就行了。
每个月领到的钱还可以给家里买吃的,改善生活。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他们在食堂可以随便吃饱,就是不能把吃的带回家里去。
当然,这点他们也能理解。
真要让他们一天三顿随便连吃带拿,就是皇子老子也遭不住啊。
所有的农工们都觉得现在的日子太好了,所以一个个干起活来都特别卖力,生怕做得不好被赶出去。
转眼四个月过去,他们不仅没被累瘦,反而一个个都壮了好几圈,肌肉鼓鼓的,穿上统一的制服,跟那些瘦得跟饿死鬼一样的佃农明显不一样。
一群人走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儿来的精兵呢。
明熙看到之后眼馋不已,等地里的粮食收割,就不停软磨硬泡,硬是把他们从秦婠的农场里要了过去,编进了精兵营。
秦婠不得不重新招工。
这一次,跑来应聘的人就更多了,大部分都是之前那批人的亲朋好友。
如今很多人都知道秦婠的农庄里吃得好,所以一个个挤破了头地想进来。
秦婠种的土豆已经收获了,产量惊呆了所有人,就连皇帝都高兴得多喝了好几杯酒,几乎是催着明熙跟她举行了大婚。
秦婠还种了玉米,虽说还没收获,可是因为土豆的“珠玉在前”,明熙和弘兴帝对玉米充满了期待。
婚后没多久,玉米杆子上就长出了细长的玉米苞。
秦婠看得眼馋,正想等再大点就掰一些下来炒玉米笋吃,秦娇却突然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