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悦华最近几年的片单多了很多文艺片,是不是代表悦华拍摄重心的改变?”
“…没有,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主流的商业电影,不过,也会鼓励新导演尝试新的叙事技巧,毕竟现如今的电影市场已经足够成熟…”
张俊生个笑着摆了摆手,接着道:“我以前之所以反感文艺片,是因为市场上充斥的都是文艺片,这是不对的,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文艺片”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保证电影的文化基因多样性的基础,各种非主流和先锋手法,都有可能在未来展成主流。但是,如果主流本身都不存在,各种标新立异就只能是马戏团了。”
“前年,王晓帅导演因为自己的电影《闯入者》公开抨击院线排片,你觉得有道理吗?”
“…有道理啊,他花了钱拍电影,当然希望通过市场回收成本…”
方晓敏逮住了机会:“所以你也认为现如今的文艺片生存环境很恶劣?”
看了她一眼,张俊生开口道:“我跟上影节评委会主席蒙吉喝过一次酒,他说了几句话,我觉得不错。”
“1:我真没想到你们中国竟然有这么多导演。”
“2:罗马尼亚比你们中国差太多了。9o%都是好莱坞。”
“3:艺术片要赚什么钱,你们中国怎么都把艺术片当成社会现象了,还要过亿,太可怕了。”
“4:商业片就该好好赚钱,不然影院都做不起来了。”
“从院线角度,《闯入者》不赚钱,就不给排片,很公正…毕竟王晓帅导演的作品基本没有大卖过…”
“…那你觉得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更改?建立文艺院线?”
“…谁出钱兴建?国家?亏了算谁的?”
“可你也说了文艺电影有存在的必要!”
张俊生无语的摊开手:“是有必要啊,但这里面有个受众的问题!”
“其实,从题材来说,《药神》也属于文艺片,但它大卖了,所以,很多人就把它归为商业片…”
“我特别反感某些电影人,他们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觉得自己是艺术家,其实,大众文化冲击小众文化,历来如此。”
“大多数人看电影就是为了消遣,图个乐,你非让我去看你有深度有内涵的电影,我不愿意看,就要被你指责吗?你小众,就高人一等?”
“
有人把电影说成是本来是少数有识之士的东西,似乎电影是个非常了不得的东西,传道授业解惑,匡正人间正气。好像喜欢商业片、肤浅庸俗的电影的人都是无知群众,而喜欢高冷的、富有哲理的电影的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大众审美的有识之士,虽然少数,但是掌握真理。先不说事实是否如此,是否喜欢个不同类型的电影就是有识之士,我们假定这些少数所谓的有识之士,就是哲学家、改革家,甚至是先知,是引领者。但这和票房与排片有关系吗?”
“这个世界上,先知、哲学家,促进了社会展,是少数,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好的,我承认。这样的人,干嘛还要去和凡夫俗子争谁是流量明星,谁的微博粉丝多呢…我有点不能理解。票房确实不能说明一部电影的艺术水平高低,我也没这么说过。票房只能证明一部电影的受欢迎程度!”
“我一直也没说高端艺术片不如低俗商业片啊?”
“我一直在说的是,这是处于两个不同赛道的东西,不应该用同一标准来评价。高端艺术片,定位高端,受众小是天然的,不要和商业片比票房。影院是以票房收入为导向的,排片无可厚非,怎么就是有人理解不了呢?”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学差不多。”
“从没有人认为严肃文学、纯文学或者人文学科的学术论文的成就不如《哈利波特》、《小时代》。但是,书店会把那些艰涩的严肃文学、学术著作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吗?会大面积地摆放这类著作吗?可能你到书店,都不一定能找到这类书。甚至你到网上搜索,都不一定能找到这类书!”